马华灵的秘密书架|我的精神阅读史

我阅读是因为我想知道我的人生应该走向何方,这个世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个美好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的心中始终装着一堆问题去阅读那些艰涩难懂的人文社科著作。

责任编辑:刘小磊

马华灵,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二十年前的浙江临海北固山下,我在朱自清曾经任教的台州中学校园里念书。那时,我痴迷着数理化,不知文科为何物。在整个校园熄灯后的黑暗中,我甚至曾经一个人在被窝里偷偷地打开手电筒,在微弱的灯光下演算数理化,那种逻辑推理一环扣着一环的美感一度让我如痴如醉。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去念枯燥乏味的文科。如果不出意外,我将度过不折不扣的理工男的一生,这一切仿佛都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偶然的家庭变故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苦苦思索人生的答案而不得,于是,我陷入了深度的精神危机。我不知道我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也不知道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就在我的人生迷失方向的时刻,我的同桌好友领引我进入了我从前完全陌生的知识世界。在那个小城书店中,一排排中学辅导书的旁边竟然突兀地矗立着一排鲜有人问津的人文社科书籍。在往日的我看来,这是一群不正常的人写作的不正常的书。打开书本,每个字都认得,但是连在一起,却一句话都看不懂。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要把每个读书人都读得懂的中文字写成一本本连鬼神都读不懂的天书?而他却在那时引导我把犹豫的目光从各种教辅转移到了这些天书上,从此开启了我别样的阅读人生。

那个阶段最让我爱不释手的是摩罗的《耻辱者手记》。如今想来,我并不觉得这本书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学术贡献,也说不上有什么让我记忆犹新的思想洞见。我甚至已经记不清这本书现在到底在我的书堆里的哪个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