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不只执行一时,拉动消费是重中之重”​

中国如果想要稳住国家的整个经济盘,稳住整个国家在疫情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实现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将拉动消费作为当前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要采取多种措施,把压在老百姓头上不能消费的“三座大山”逐一解决。要能够针对各种不同的阶层,更多不同的城市,因城施策,因消费的人施策,让更多人敢于消费。

“十九大”报告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广东省不仅理解了上半句,也很好地理解了下半句。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2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

从2020年5月开始,中央高层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提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论断。一系列表态显示,顶层设计关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正在成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成为中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期的发展主基调。

南方周末将陆续访问决策层权威人士、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为读者解读“双循环”下的城市与区域变局。

魏建国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近日,南方周末独家专访了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粤港澳大湾区角色进行探讨。

1+1>2

南方周末:“国内大循环”与过去强调的“扩大内需”有何异同,“大循环”是一个什么概念?

魏建国:“国内大循环”和“扩大内需”不能同日而语。“双循环”经济格局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新格局,是经济的总路线。它和以前所提的“以内销为主”“适度地结合吸引外资”的提法不同。“双循环”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双循环”是针对当前复杂多变、严峻的外部国际环境,以及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国内形势,对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所做出的非常长远的战略性判断。它不是只执行一时,而是中央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重要决策。

第二,“双循环”视国内市场为主体。这里一定要强调是为主体,而不是为辅体,也不是像其他人所说的“同时进行两面”。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以安全为主的国内市场,哪怕是在国际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也要确保生产力的开放、稳定和安全,保障生产链、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它的提出是为了确保国家未来整体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完成“十九大”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提这个很重要。

第三,“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不是简单的、双面的、对立的,也不单单只是优势互补的,它们是1+1>2的叠加效应。将主体放在国内市场以后,国内、国际的“双循环”会加速中国的经济建设,促进中国打造开放、稳定、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低风险地区还是要放开消费

南方周末:“双循环”的提法放在“十四五”开局为什么很重要?“双循环”与“十三五”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联系?

魏建国:很重要的背景是,中国在“十四五”以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