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60:碳市场未来可期,企业宜提前谋篇布局

责任编辑:文育然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担当。碳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将迸发出更大的市场活力,延伸至更宽的行业范围。建议企业提前布局自身碳减排路径,按计划开展节能减排措施,并密切关注碳交易市场动态,减少后期因碳交易带来的环保成本。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1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致辞,再次申明将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坚决贯彻落实“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

10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发展,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生态环境部表示正组织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我国到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并把适应气候变化和科学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消除贫困等工作有机融合,构建适应气候变化新模式。

回顾过往,中国政府在过去的十几年,先后三次提出了减碳目标:

第一次: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宣布提前一年完成减碳目标。

第二次:2015年11月,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提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第三次: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减排承诺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大国作用和大国担当。这个目标的提出,并不容易,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中提出的“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纷纷表示,中国若实现该承诺,将对减缓全球变暖及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碳减排成绩亮眼

碳中和,意即“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一般指通过植树造林或购买碳信用的方式抵偿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吸收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抵,达到净排放量为零的目标。

从全球来看,已有包括苏里南、不丹、瑞典、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国家”目标,大多遵循的是“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为零”的原则,和中国提出的碳中和一致。

早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减碳目标时,中国已通过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电气化发展等减少经济活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过去10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

201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2005年分别下降18.2%、48.1%,已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9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比2005年提升7.9个百分点,也已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提高到15%左右的目标。

2018年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509万公顷、51.04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新的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有力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绿色产业强势增长。

碳中和目标将加速碳交易市场布局,提升市场活跃度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在一个特定管辖区域内,获得碳排放额度(通常称“碳配额”,具体额度由管辖部门根据基准值法和历史法进行分配)的排放主体将其碳配额指标在碳市场进行自由买卖交易的一种市场机制。

自2005年欧盟碳市场开市至今,碳交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运用,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市场手段,也被认为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减排工具。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19》报告,截至2019年4月,全球已有28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9个碳税机制,覆盖了全球46个国家及28个地区近1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约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20%。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起步较晚,于2011年启动第一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到至今,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碳市场的地方试点阶段(2011 年至今)、全国碳市场的准备阶段(2013-2017 年)、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模拟与完善阶段(2017-至今)。根据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8月末,七个试点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配额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92.8亿元,中国试点碳市场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居全球第二的碳市场。

就碳价而言,截至2020年4月,全球碳价在每吨1-119美元不等,但其中仅有5%的碳价水平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一致(到2020年达到40-8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2030年达到50-10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目前中国碳市场各个试点的碳交易均价不一,其中北京碳交易价格最高,超过80元/吨,重庆最低,大约7元/吨,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一致的价格还相差甚远,预计碳价格未来上涨空间较大。

数据来源:wind.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必将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地方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参与,中国也拟将借助碳市场工具早日实现该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10月13日的生态环境部座谈会中表示:“要围绕落实我国新的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组织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这意味着,碳市场将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通过市场形成价格,也为碳金融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投资创造更好的助力,未来碳市场的成交规模、成交价格有望实现大幅度的双提升。

除了碳现货市场,碳期货市场也有望迎来利好消息。10月9日,中国证监会在广州正式宣布成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标志着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碳交易品种很可能成为其中一个交易品种,实现更多价格发现功能。

早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有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明确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交易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到2019年,中央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广州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交易所”。2020年5月,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明确“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意见》中,并未明确提出将碳排放作为首个交易品种。但这并不意味着碳期货之路的终止,很有可能是广州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不再局限于碳期货,只是存在更多产品可能性,碳期货依然未来可期,特别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设定可能更将有力推进碳期货市场的加速布局。

未来,碳配额可能在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同时运行,更好地发挥碳市场对减排二氧化碳的积极作用,成为中国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承诺的重要推手。

企业应提前推进碳减排,密切关注碳市场

基于“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性与艰巨性,我国迫切需要增加碳减排力度,推动碳排放值快速下降。碳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也必将发挥更多的市场功能,迸发出更大的市场活力。因此,全国碳市场的加速建设迫在眉睫。这意味着会有更多行业企业纳入碳市场交易范围,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交易主体范围、碳交易品种都将获得提升,碳市场活跃度将大大提高,届时企业碳交易的成本可能会大幅提升。而碳期货的潜在布局可能会撬动更多的投资资源进入碳市场,提升碳市场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2.6%,但生态环境治理仍然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在南方周末发布的2019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中,上榜制造业100%的企业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但只有35.2%的企业在2019年环保投入超过1000万。在碳中和目标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促进节能减碳。基于此,对企业开展碳交易的建议如下:

一是对于还未纳入碳交易市场但碳排放量处在较高水平的企业,建议抢先推进自身运营系统的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避免后期增加过多碳交易的成本。

二是对于已纳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建议可根据自身碳排放规划,有序推进碳减排进程,提前布局与谋划。同时,密切关注碳交易市场动态,提前囤备一定量的碳配额,减少后续可能因碳价出现大幅度提升而带来的成本上涨。

三是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相关条件的企业可密切关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重启的信号,趁早囤积资源,抢占市场先机。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