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下调一家城投的评级,相当于得罪了一个市”

监管与评级挂钩,这是“父爱主义”的监管思路,即监管机构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控制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实际效果却不佳。

国内债券违约的历史很短,2014年才出现第一笔,可以说国内尚无环境来检验声誉资本。之所以过去违约少,是因为国内没有开放垃圾债市场,而能发信用债的大多是央企、国企,后者因政府背书,一直存在普遍的刚兑信仰。

在刚性兑付、市场违约率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大的情况下,往往评级标准最松的评级机构获得优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上评级的虚高,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冯叶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20年10月以来,“20永煤SCP003”等多只发行时主体评级为AAA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AAA评级”信仰被击破。 (视觉中国/图)

信用评级分析师王森入行不到五年,已两度遇上信评业的“黑暗时刻”。

第一次是在2018年8月,证监会暂停大公国际证券评级业务一年。国内信评业以级定价、滥发评级的乱象首次受到高度关注。当时正在大公国际工作的王森选择离开,投靠另一家大型评级机构。

2020年10月以来,“20永煤SCP003”等多只发行时主体评级为AAA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AAA评级”信仰被击破。除了发债主体,被称为“看门人”的评级机构也成为众矢之的。评级虚高、未能及时披露风险等质疑再度涌向信评业。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底,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面值达114万亿元,从总量上看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

债券信用评级,大多是针对企业发行的有价债券,国债等因具有政府信用,不参与信用评级。购买信用债的投资者,则以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为主。

王森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目前,大部分券商、银行等买方机构投资者都有内部信评团队,每只新入池的债券都会完成内部信用评级。尽管如此,为了满足目前债券发行的监管要求,买方还是需要一份外部信用评级。但就是这份外部信用评级,屡屡失信。

2019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发布《信用评级业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权及各方法律责任。

“官方铅印”

国内企业发债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债务违约数量也在显著增加。

2014年,“11超日债”利息无法按期全额支付,成为债市首例实质性违约事件。此后,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第一只违约国企债是“11天威MTN2”,第一只违约央企债为“10中钢债”。2020年10月以来,AAA级债券也开始违约了。

然而,国内评级机构对大多数企业的评级,仍处于AA至AAA的高评级。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各评级机构公开披露的报告发现,截至2019年末,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东方金诚、中证鹏元、上海新世纪和中诚信国际共6家主流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分布在AA级及以上的比例均超过70%。其中,上海新世纪、中诚信国际超过90%。

“国际机构的评级中枢在BBB,级别拉得更开,区分度更高;而国内评级中枢在AA,实际只有AAA到AA-四个区分度。”信评分析师周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评级的区分度差意味着,评级机构无法实际承担定价职能,评级质量低。周琦在一家评级机构工作了5年。

来自交易商协会和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中诚信国际、联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