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阅卷老师谈争议满分作文:

为了更高的分数,我们会准备很多名人名言给学生去背——我们也想让学生看书,但有时他们真的没时间。

为了减少偶然性,作文阅卷会设置避免误差的机制。每篇作文都由两位老师打分。如果两位老师打分不匹配,分数相差超过8分,那么电脑会自动发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改了以后,与哪位老师分数接近,就与之计算平均分。

这篇作文,如果我们一般老师去打分,应该会有42分以上,50-55分也都有可能。

故作高深的风气不能开,这个文风不能倡导,否则学生没有了自己的话,尽是一些艰深晦涩的引用。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0年8月2日,浙江《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刊载了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中遍布“嚆矢”“孜孜矻矻”等生僻词,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等名家穿梭其中。文章还配发2000年开始担任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组长的陈建新的点评,“它的文字的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把此文打成满分恰如其分。”不过,他不忘在点评末尾提醒,”其中的晦涩不希望同学模仿。”

这篇文章很快搅动舆论波澜,当日,《教学月刊》公众号便删除了此文。

热议的焦点,是这篇作文“配不配”打满分。该文大量引用佶屈聱牙的词汇和生僻典故,赞誉者称该考生博文广识,有思想深度。而抨击者中,部分网民直呼“不知所云”,指摘该文堆砌典故、用语欧化、表意牵强,将其作为典范是将浙江语文教学引入歧途。更有激进者直指“侮辱了语文”。

作家马伯庸在微博中评价:“考生本人的知识面和阅读量,确实远超同侪,这是很值得佩服的一点。问题是,没这个必要。”在他看来,作者完全沉迷在不可名状的“高级感”中,犯了辞不配位的问题,“但是,真正的问题,出在阅卷老师身上”。

8月4日,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一位曾多次参加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语文特级老师。他虽未参加今年的高考批卷,但始终关注、了解批卷的情况。在他的叙述中,我们或能一窥浙江省高考作文教育的教学路径和导向。

以下是这位不愿具名的语文老师的自述:

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被指晦涩难懂,阅卷组长指得分“恰如其分”。 (视觉中国/图)

我和陈建新(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同在一些语文教育的微信群中。这件事发生后,群里讨论非常热烈。此前,群里从未围绕一个问题,产生这样持续三四日的讨论。有些老师随意地发表看法,有些老师发表长篇大论,还有些老师会转来其他人的观点。一开始,我们都还挺高兴的,觉得这样的讨论是积极的,浙江的高考作文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可是不久,风向有些变了。批评声完全压倒支持声。在我们语文界,也有两大阵营,有些人叫好——觉得文章切题,引用恰当,甚至能反映出考生广博的知识面;有些人不叫好——觉得这样晦涩的文章不应该成为一个范文的导向,讲话比较极端一点的,甚至说要打零分。

现在,各种声音都有,所以陈建新可能会面临一些压力。开头两天,陈建新会在群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他的点评意见差不多。但今天(8月4日),我看他就没发言了。

很奇怪的是,现在没有人说“这篇作文是我写的”。以前满分作文一流出来,马上就有人前来认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不过这或许也是好事,我觉得这个考生如果站出来,压力实在太大了。

“高考作文引用三巨头”被冷落

这篇满分作文里,引用的素材基本来自国外,或许有一定历史因素。

我曾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好几年,那时也是陈建新做组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一开始非常反对套话。套话是什么?那时候(六七年前),学生引用的,都是我国古代名人的历史典故,例如屈原、苏轼、司马光。阅卷组负责人看到有学生引用苏轼、屈原、司马迁,就很反感。我当时改卷,他们(指阅卷负责人)指出“高考作文引用三巨头”(苏轼、屈原、司马迁),明确说引用这些的,不该打高分。

这些意见经由阅卷老师传递到省内各个学校。到了现在,国内名人的话,很少有好学生引用,即使引用,也是引用当代一些人的名言,而不会是古人的。

这无形中设置了一定的教学导向。为了更高的分数,我们会准备很多名人名言给学生去背——我们也想让学生看书,但有时他们真的没时间。发资料时,我们现在会避开国内的历史典故,而会给学生印加缪之类的国外作家的名人名言——当然,不能说这位考生一定就没看过(他引用的)那些书,他可能对哲学很感兴趣,可能看过很多书。但(前述教学导向的)结果是,现在很多学生引用的名人名言都不那么有名,引用的人物可能在某一学术领域很有名,但对公众来说是陌生的。

现在培训机构也很多,机构老师也都会准备一些国外哲学家、心理学家的名句给学生背,教他们怎么运用,这些句子往往都很冷门。这又加剧了这一现象。改卷老师看到时可能产生错觉,以为你看过很多书,写得很高深。但其实考生不一定看过,而且那些素材可以挪用到不同的题目里,《生活在树上》可以用,换到另一个题,或许也可以。

注:南方周末记者查阅了13篇网络上流出的浙江省2017-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作文,发现将西方哲学家、近现代作家作为引证材料最为常见。超半数作文中,出现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黑塞、加缪、斯宾诺莎、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名字。有些是引用句子,有些仅仅是提及名字。而一些小众的国内外专业领域人物,例如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中国近代女画家潘玉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等人,也被部分考生用以论述自己的观点。在这些高分文章中,将中国古人作为引证材料的文章仅有三篇。不过,在2019年的一篇高分作文中,仍有一名考生提及“高考作文引用三巨头”,引用了司马迁和苏轼的相关素材。

现在整体趋势如此。老师改卷的时候不会查(被引用的)这句话是否正确,所以有些学生也可能生造一些话,然后加以某某人说。这个人到底有没有说过呢?我们改卷时一般不会去查。我们主要看他所运用的这些话,能不能很好地证明这个论点。但这个话是不是这个人说的,如果不能确定,也只能不去深究。

压力下的作文阅卷

主要是没有查的渠道。改卷时,我们手机不能带,字典也不能带。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改卷老师不是很懂哲学,很多东西是没法判断的。有些老师不知道一些名句的出处,觉得考生高深莫测,可能给他打高分。还有些老师觉得这些东西莫名其妙,就会给打低分。这两类老师可能都有。

我会叫学生不要超过四处引用。就好像这篇作文的作者,其实面临很大的风险,他如果没有碰到陈建新,如果第二名老师也打三十几分,那就会一下少了二十多分。不得不承认的是,高考作文的阅卷,存在一定偶然。

改卷还有时间上的压力,这也会导致一些偶然。

改卷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十多天时间,每天从早上8点多改到12点,下午2点又改到5点半,而且要一直坐在那里盯着屏幕。以前改卷都是很重点的学校的老师去改,现在普遍情况是,很多中学老师都不想去。一般学校的老师以前没去改过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可能就会去改卷。不过,改卷老师中,也有一批很喜欢改作文的人,每年都会去改作文。

我去改卷那几年,一般第一天和第二天会改得很慢。第一天,往往大家聚在一起先讨论,阅卷组抽样出15份左右样卷,然后打一个样卷分供大家参考。但到后来越改越快了。为什么呢?因为数学等其他学科都已经改好,语文往往改得最慢,然后每组的组长就会拼命催大家改快一点。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作文改起来最慢,语文其他部分题组的人改好了,就会有人进来作文组。原来的一批人,还在一起讨论过样卷,有较为统一的评分标准,新进来的这批人评分标准可能就不太一样。标准也会告知新来的人,但不像原来有那么多时间讨论了。

每位老师改卷快慢也不一样。有些人会改得很慢,有些人改得很快,10秒钟改完一篇的老师也会有。不会对老师要求一定要改完多少,但会大概给一个量。当初,每天改完作文,小组长都会通知我今天改了多少篇,改了的作文分数。如果改得太慢,尤其到后面三四天,他会来催。电脑会统计我每天改的作文数量,打分的平均分,以及有效卷无效卷数量。

为了减少偶然性,作文阅卷会设置避免误差的机制。比如,每篇作文都由两位老师打分。如果两位老师打分不匹配,分数相差超过8分,那么电脑会自动发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改了以后,与哪位老师分数接近,就与之计算平均分。任何阅卷老师,都不会知道自己被分配的文章之前有没有人改过,以及前面的老师打了几分。这篇满分作文,就是因为这样,有了第三次的批改。

后来为什么会到组长的手上呢?作文阅卷组会有一个大组长,一个大组分为很多小组,每个小组有小组长。一般而言,有两种情况会交由组长审核。第一种,组长会主动审核分数差距很大的作文。第二种,有些老师在改卷过程中发觉一些作文与众不同,但自己无法把握它究竟是佳作还是劣作,便会把这篇作文推荐给组长,然后小组长可能会推荐给大组长,进行讨论。

满分,一定是大组长拍板的。

陈建新身为阅卷组组长,高考前,他会到很多学校做报告,也会做培训。我听过很多次他的讲座,我个人的感觉是,他作为大学教授,讲座跟中学老师比,语言上会有些平淡,不够生动,有时有些照本宣科,难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但他的业务能力,我们没有怀疑过。

选作范文,成为一种明显的导向

在我的印象里,陈建新很强调扣住关键词。例如,2014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题是: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篇作文的关键词是大学、门、路。很多考生会忽视写大学,阅卷组负责人会和改卷老师们说,如果“大学”这个关键词没有,就不能打到50分以上。其实今年的这篇满分作文,也有扣关键词的痕迹,“落差”一词出现了好几次。

高考作文的教育,本质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需要围绕关键词点题,需要引用素材,需要求稳。我总觉得,高考文章里还是要有“我”的存在,不一定是具体的事例,但可以多一点自己的语言和叙述。具体事例过多,则会让文体显得像记叙文,而记叙文在高考中是不占优势的,因为不能和论述文一样很好地点题。所以,虽然文体不限,实际上九成以上学生都会写论述文,写记叙文拿到高分的几乎没有。

这篇作文,如果我们一般老师去打分,应该会有42分以上,50-55分也都有可能。因为第一,我会觉得这位考生是个读过点书的人才。第二,这篇文章从考试的角度而言,立意是准确的,考生至少围绕着考试题目在写作,他的引用都还是用来论证他的观点。从这两个角度来说,分数肯定要高于基本分。

至于是否给满分,就是一个导向问题了。给满分的话,大家就会觉得这篇文章是考场作文的典范,是值得学习的标杆,所以一般来说,老师不会给满分。在我看来,满分60分,两个老师打了55分还是蛮准确的。

再退一步讲,如果觉得惜才,可以打60分,但选范文不一定要选这篇。我一看到公众号发布,就觉得肯定会引起很大争论。因为就整体语文教学而言,我们肯定不会引导学生用欧化、晦涩难懂的语言去写作。高考作文毕竟不是学术论文,学生把观点说清楚就可以了。一旦把这篇作文作为范文,学生以后可能就会争相效仿这样的文风。

故作高深的风气不能开,这个文风不能倡导,否则学生没有了自己的话,尽是一些艰深晦涩的引用。你看,现在杜甫、李白、白居易都没人用了,很多都用外国的。以前村上春树还有人用用,现在用多了也不用了。现在越来越趋向这次满分作文的风格了,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泰尔。为什么有很多老师反感?因为这已经是很明显的导向了。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