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的“耳目喉舌”

中共中央驻留西柏坡期间,以西柏坡村为中心,方圆几十公里内“耳目喉舌”机构的建设,基本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媒体格局。

为便于与中央沟通,胡乔木住进了中央大院。1948年9月,多名新华社编辑从陈家峪搬到西柏坡,开始在胡乔木居住的小院内办公,对外称“总编室”,实际成了设在党中央大院里的“小新华社”。

据胡乔木回忆, 1500字的公报中有500字系毛泽东添加,其中就包括第一句中的“会议在石家庄附近举行”,罕见地打破了以往对中共中央所在地严格保密的惯例。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29日《南方周末》)

发自:西柏坡

责任编辑:钱昊平

河北省井陉县窟窿峰村,1948年,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从河北涉县搬迁至此,图中所示是电台的机房。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图)

西柏坡、窟窿峰、里庄,原本都是太行山麓上的普通山村。因70年前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驻留,它们被写进中国新闻史。

1948年夏天,中央机关抵达西柏坡,新华社总社随即迁到附近,并在中央大院内设立“总编室”。

以西柏坡村为中心,多个“耳目喉舌”机构相继在方圆几十公里内落脚。

向南40公里处的井陉县窟窿峰村,是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社口播部)发射机房所在地,那里发射出的电波能覆盖整个国统区,甚至触达欧美。日后,“陕北台”转身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电台和新华社在延安时期已经存在,新《人民日报》则是在西柏坡时期诞生,其所在的平山县里庄村,离西柏坡也是40公里。

通过报纸、电台、通讯社,中国共产党在那一时期的主张得以向外界传播。

与其他时期不同的是,“西柏坡时期”处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宣传机构建设,直接为新中国的媒体格局奠定了基础。1949年以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一直位居“中央主流媒体”之列。

时至今日,新闻机构的指导方针、组织结构、制度建设,都还能看到“西柏坡时期”的影子。

东渡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停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并入新华社,对外仍保留电台的呼号。此时的新华社也担负了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的职能。

按照中央部署,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中央前委,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和军委工作,刘少奇、朱德则率领中央工委,东渡黄河,选择适合地点完成中央委托的工作。

新华社的范长江等人以“四大队”番号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其余大部分人员则向东转移到河北省涉县。

撤离延安之前,中央已经指示晋冀鲁豫中央局组建新华社临时总社,接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接到通知后,晋冀鲁豫中央局为临时总社选址在靠近太行山区的涉县。

东渡的中央工委最初并没有打算长驻在晋察冀,而是“先至晋察冀指导工作一时期”。

工委一行人抵达时,正太战役已经开始,形势比较乐观,晋察冀军区负责人聂荣臻便建议中央工委留下指导工作,这一建议被采纳。

决定留驻晋察冀后,中央工委便考虑在河北平山县选择驻地,平山位于太行山东麓,毗邻华北大平原,被聂荣臻誉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

时任朱德机要秘书的潘开文参与了中央工委选址工作。他在晚年回忆称:“工委有好几千人,所找的地方要能放得下,沿滹沱河村庄较多,村子大,距离近,且河两岸滩地肥美,物产丰富,而且向东出30公里便是华北大平原,交通便利,所以决定在这一带选址。”

潘开文等人骑马沿滹沱河考察发现,沿途洪子店、郭苏、夹峪等村子很大,热闹繁华,但目标也大,人多不便于保密。他们折返走到西柏坡时,天色已晚,便在此露宿一夜。

“星星很亮,我们吃过东西后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