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毅:连接阅读的欲望越强烈,我们走得越远

2021年5月18-20日,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校园公益讲座先后进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天河中学与广州市铁一中学;其间,《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卫毅进行了阅读主题的分享。

关于阅读,我相信同学们每天都在进行,同时也会有很多疑惑。

比如:作为学生,课外阅读会影响成绩吗?为什么要阅读?是为了学业成绩,拓展视野,还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应该如何阅读?是在不同领域广泛涉猎,还是从专业维度钻研深究?

小时候阅读的影响,深入骨髓   

1980年,我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小镇上,那时候,各方面物资很匮乏,阅读也是如此。

我会看家里书架上的书,并不在意是否适合自己当时的年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一些,这是1980年代整个的阅读氛围,大家愿意去书店买书,不管什么书,都往家里带。

我印象很深的是,小时候几乎一到暑假,电视里就会重播《红楼梦》《西游记》。在当年,不管你乐意不乐意,都会看过很多遍。即便当时的小孩没读过《红楼梦》原著,但《红楼梦》的情节在我们的脑海里大体还是清晰的。家人给我买过一整套《红楼梦》的小人书,我现在依然印象深刻。这些书就像在你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地冒出来。

初中时期,我是一个狂热的足球爱好者,几乎每天都踢足球。记得有一次,踢完球后,大家坐在球场边,一边吃西瓜,一边谈论《红楼梦》。这个场景是多么奇幻。

这个时期,我受困于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于是,我就到书本中去查找其他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讨。这加深了我对文史哲的兴趣,也可能影响我后来高中选了文科,考大学的时候选择了中文系。

年龄在增长,内心阅读的种子也慢慢长大。上大学的时候,我开始接触专业领域的东西。大学有专业英语课,我记得老师讲得最细,我读得也特别认真的是余英时先生写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红楼梦》从一本小人书,变成了原著,然后变成了专业领域的研习,阅读的深度就不太一样了。

我在采访李洱老师的时候,他谈了非常多与《红楼梦》相关的内容。这个时候,阅读又到了另外一个层面。当你和最前沿的思考者接触、交流,阅读就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了,它会变成知识,进入你的生活工作中,甚至成为人生中宝贵的指导经验。

在一次一次地文本叠加中,你对于世间的思考也一次一次加深,而这一切的起点,是年少时的阅读。

如果你之前一直没有接触这些内容,到了40岁,可能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是虚无缥渺的,是没有根基的,它没有能够扎到你的内心,并对你的整个人生产生深入骨髓的影响。

在不受限制的年龄里,不设限地阅读

我觉得,在年龄很小的阶段,我们都不要给自己太多的设限。

我们应该像个业余爱好者,因为业余爱好者不会局限他的专业,而是会有更广的视野去看待周遭的世界,包括精神的、知识的世界。

因此,我们要非常珍惜现在的时刻,珍惜我们的业余时间。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你可能会面对一生难以摆脱的非常专业的境况。人生最丰富的阶段就是此刻。

我在小学时期,除了文学类书籍,还特别喜欢看科学类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生物的部分。这可能跟家庭有关系,我爷爷的妹妹是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就在广州。我小时候来广州,会住在植物园里。如果我学理科的话,可能会选择生物学。

那时候,我对文科、理科都感兴趣,我觉得大家现在这个年龄也不要受限制,兴趣越广越好。

“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

在和止庵老师吃午饭时,他说,他更喜欢那些“无用的作家”。

我特别好奇,什么叫“无用的作家”?他说,他在看这些作家的作品时,不是为了什么,而仅仅是喜欢。他说,或许这就是“无用”的目的吧。

阅读大致也可以分为“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

比如说到“无用”,我是在初一的时候读的《巴黎圣母院》,我是逐字逐句读完的,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正好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然后把它买了下来。当时,我甚至不知道哪一天“有用”。刚才,我突然想起里面的一句话:“时间是盲目的,人是愚蠢的。”初一时,因为年纪很小,对这句话还不大理解。到了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时,这句话冒出来了。我会想,你看,时间是多么地盲目,它不会因为一段厚重的历史、一个人类的杰作,而多一点怜惜。燃烧的时候,它还是燃烧了,没有任何感情。人是愚蠢的,修缮巴黎圣母院时,人的一个失误,导致这个伟大的杰作着火了,直至今天都没有完全修好。

我再说一个看上去“无用”,有时候突然它又“有用”的例子。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单位派我去莫言的老家山东高密采访。莫言“躲”起来了,很难采访到他,我就采访他周边的人。

当时,村子里大概有上百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记者。都说莫言的长篇小说《蛙》是以他姑姑为原型写的,他姑姑是村里的医生。有许多记者围着他的姑姑进行采访,我也在旁边。因为时间太紧了,大部分人都没有来得及看《蛙》,没有这方面的储备。我之前正好看过《蛙》,我就能问出多一些问题。

我想说,阅读种下的种子,有一天会串成一片,在你根本不知道要用它的时候。

有一次,因为工作需要,我上网搜索自己写过的东西,发现2012年我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的《莫言的国》——写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篇文章——成了某个地方的高考语文阅读模拟题。

你看是不是?可能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它是“无用”的,但不知道哪一天就成为了考题,就是“有用”的了。“有用”或者“无用”,都是相对的,会转换。

我们走过的任何一步,思考过的任何一个问题,总有一天会连成一片,影响到你的此刻。而你以前每一步想得多深,对于连接阅读思考的欲望有多强烈,你今天才会走得多远。

--------

2021年4月起,南方周末报社将向全国2万名中学语文教师赠阅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纸质报纸,以及计划举办进中学校园、开展公益教师训练营等线下活动。欢迎进入“语你共进”专区了解更多:http://www.infzm.com/content/203395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