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创要闻(7月12日-18日)

责任编辑:黄金萍

2021年上半年央企研发投入3210亿元

7月16日,中国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央企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上半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28.2%;净利润10232.1亿元,首次突破半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133.3%;研发经费投入3210亿元,同比增长37.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了0.12个百分点。

点评:央企半年净利润突破万亿大关,研发投入绝对值同比增长三成多,成绩喜人。然而,算下来央企们的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投入/营业收入)却只有1.88%——纵向对比远逊于2020年的2.55%,甚至不及最早有数可查的2015年的2.16%;横向对比更是要被很多地方国企、民企甩在后面。诚然,针对96家央企,不同功能和类别的企业有不同考核标准,但我们更希望看到,作为整体的央企们不仅在营收、利润方面一马当先,更能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方面成为“领头羊”。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

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开市,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正式启动。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是发电行业,总计2225家,涵盖中国绝大多数的火力发电企业。中国发电行业在总碳排放量中占比较高,管理水平、技术、数据基础对比其他行业有优势,优先成为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角,后续还会有石油、化工、建材等能耗行业纳入其中。

点评:有了全国统一市场,碳排放权有了实时市场定价,企业能更好地锚定价格制定企业碳排放策略,带动“绿电”“绿能”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

中国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已超300亿元

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首次公开披露数字人民币研发情况。目前,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验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测试。

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经超过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多个、对公钱包351万多个,累计交易金额约345亿元。

点评: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随着数字化经济发展与数字金融服务需求增加,全球数字化转型按下加快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约60%的央行正在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未来以央行为主导的数字化货币将对中国金融服务产生重大的影响,助力金融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升级。无论是在银行系统改造、下游金融机具升级、数字货币加密环节都是科技创新的重点、要点

小米手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7月15日,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Research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初步数据,小米超越苹果,以17%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二,仅比第一名的三星低2个百分点,另外两家国产手机厂商Oppo和Vivo同时以10%的市场占有率跻身前五名。

Canalys研究经理BenStanton表示,本季度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83%,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销量增加,比如在拉美、非洲和西欧市场,出货量分别增长超300%、150%和50%。

点评: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速惊人,2021年第一、第二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69%、83%,数倍于国内外同行。按照这个速度,小米手机距离世界第一的位置不远了。

市场竞争总是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唐家乐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