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农:用影像保护自然

拍到雪豹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终极目标。这些“雪山隐士”生活在遥远的山地,来无影,去无踪。所以,2016年,当看到牧民卡片相机里的雪豹照片时,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既惊讶又羡慕:“我都不敢想,我能有机会拍到雪豹。”

近三十年来,奚志农坚持用影像保护自然,也斩获了多个奖项,但生生万物,他没有拍到的动物,不只是雪豹。

迷彩帽、速干衣,他始终一副户外装扮,仿佛可以随时挎上相机,转身出发。他留恋于野外的宁静,又叹息保护的不足。于是,奚志农始终陷于这样的矛盾之中:是留在野外拍摄动物,还是回到闹市宣讲保护?

他曾自认为是个悲观主义者,因为即便自己拼命去记录影像,也赶不上野生动物消失的速度。而今,他重新定义自己为“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在野外,牧民和巡护员弥补了他不在场的遗憾;在城里,孩子们也热衷于自然观察。

奚志农一直在拼命复制自己,如今,他可以说是成功了。

野生动物摄影师,“野性中国”工作室创始人奚志农

与生俱来的“眼光”

奚志农是云南大理人,19岁时接触了鸟类科教片拍摄,拴鸟、惊鸟等摄影手段让他惊讶且深感不满。不过这也让他燃起了摄影的兴趣,形成了“不干扰动物”的摄影理念。

1990年代初,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还很淡薄。森林的价值是木材而非金丝猴的栖息地,藏羚羊的价值是雍容华贵的沙图什披肩而非珍稀动物。奚志农像一个斗士,将镜头化为枪炮,用影像阻拦屠杀。

他很快发现,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2002年,他创立了“野性中国工作室”,后来又发起“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他想复制自己。

训练营的培训对象是保护一线的工作和科研人员,记录野生动物融入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这是计划内的欣慰。而牧民摄影爱好者的出现,则是意外的惊喜。

青海省玉树州昂赛大峡谷被誉为“中国的黄石公园”,徜徉着白马鸡、白唇鹿、岩羊、马麝、棕熊、狼、雪豹……牧民有心拍摄雪豹,奚志农觉得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眼光”。不过,因为相机太简陋,雪豹照片成了色块,仿佛打上了马赛克。

奚志农又羡慕,又惋惜。于是,他又发起了“牧民摄影师成长计划”,募集设备、传授技术。计划推进得太顺利了,攀岩的雪豹、捕食的雪豹、和妈妈在一起的小雪豹……雪豹变得不再神秘,其他动物也被定格,牧民的摄影展办到了上海。

奚志农忽然发现,以前挖完虫草之后,牧民们总想买一辆功率更大的摩托车。这几年买相机成为时髦,人数不多的村子里,二十多个人买了相机。牧民达杰的女儿康卓才8岁,也已经数次拍到了雪豹,可谓是“全球最年轻的雪豹摄影师”。

从牧民身上,奚志农也找到了他敬畏自然的共鸣,甚至更甚。

摄影时,距离决定清晰度,但奚志农并不倡导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这些年拍得最近的动物,他印象中只有羚牛。最近的时候,奚志农都能感受到几百斤大家伙呼出的热气,幸运的是,他没有受到伤害。“为什么我全身都是迷彩?我希望能够和环境融为一体,让动物根本察觉不到。”

昂赛保有那么高的生物多样性,在奚志农看来,源于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对一只虫子都那么尊重”。

有次他和牧民次丁去拍摄雪豹,帐篷被雪压倒了,他们准备抖掉积雪,次丁突然看到雪上有一只虫子,他轻轻地把虫子捧起,放到旁边,再去抖雪。

从貉的角度去看世界

奚志农很难挑出这些年来的哪张照片是自己的最爱,天地之间、月圆时刻、金色黄昏,每一个千分之一秒的快门瞬间都刻骨铭心。

当被问起“镜头下的动物都是高颜值的,长得丑的动物怎么办”时,奚志农笑了起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美丑只是人的主观判断”。但也自认惭愧,对两栖、爬行类的动物关注不够,甚至“没有在野外见到一只中国本土的龟”。

野外“一龟难寻”并非奚志农的关注不够,而是“龟文化”吹捧背后的悲剧,国内外许多龟类不仅濒危,有的还因数据缺乏未作评估。

在奚志农复制自己的计划中,2010年的“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正是为弥补这种遗憾,他想组织摄影师系统性拍摄,让每一种濒危物种都留下影像。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个计划推进得却没有那么顺利。同样在2010年,各国政府在日本爱知县制定了20项生物多样性目标,可到了2020年,没有一个目标完全实现。

在被誉为自然摄影“奥斯卡”的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上,2019年,中国摄影师鲍永清获年度总冠军。这张《生死对决》的照片中,喜马拉雅旱獭正被藏狐追赶,张大了嘴巴,慌张至极。照片被网友二次创作,旱獭被P上了手提包、麦克风、棒球帽……

照片出圈让奚志农感到高兴,但他认为,“这也只是一个人、一张照片的偶然出圈,中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还没有真正的职业化”。

随着“禁食野味”“长江禁渔”等政策的推进,奚志农也感到,普通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在增加,也开始关注自然观察。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年轻人的作品。2020年,首届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中,当年才16岁的韩乐飞凭借一张勺嘴鹬的照片获得了“年度最佳青少年摄影师”。

生活在上海的韩乐飞热爱自然,镜头聚焦的早已不只是上海周边,而是全世界的斑斓。没有高级设备怎么办?奚志农推荐用手机记录世界:“你只是高高在上,停留在人的视线、视角,你发现不到自然界的美。”通过手机的微距镜头,“一朵小小的花也可以呈现出花蕊的质感、花瓣的纹理”。

前不久,上海小区出现貉上了热搜。奚志农希望人从动物的视角去看世界。“你的眼睛和貉一个角度,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如果城市里的人都能这样看待世界,奚志农就可以放心地回到野外了,回到他的桃花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