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四人谈】中国家电业其实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专访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如果10年前中国公司与日本、韩国公司的差距是100点,现在我们就只差30点了。平板这块我相信再有五到十年我们就会赶上来,再下一代的显示器技术,我们不会像平板时代那样完全没有准备地仓促应战。

责任编辑:余力

国产电视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我现在就可以做一个预测,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是国产平板电视最差的时候,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国产品牌的份额在中国市场会逐步回升。

我们和国外同行的技术差距是在缩小的,大家一定不要有误会,好像我们越拉越远,没有这样的事,差距在缩小,而且缩小的速度很快。

南方周末:家电业可谓“中国制造”的代表——产能巨大、利润微薄。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利润最高的1990年代中后期多投入研发,而不是一味打价格战,那么中国家电业今天就会从容许多。

李东生:中国家电企业那几年在核心研发当中投入不多肯定是事实,但并不是由于价格战,也不是由于我们意识不到技术的重要性,更多的是 由于企业的能力不支持同时做好两件事情——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又要大规模的技术投入。尽管如此,中国彩电业的竞争力在2002年以前也还是快速上升的。 CRT(显像管)电视,我们不单在中国市场取得了绝大多数的份额,海外市场的份额也在快速上升,我们的成本和规模优势已经能够直接威胁到日本、韩国和欧洲 的企业。

南方周末:但是许多人认为恰恰是国内价格战打的最凶的那几年日本和韩国企业大规模投资平板技术,进而在几年后再度赢得竞争优势。

李东生:局外人来看好像是这样,实际并非如此。平板技术韩国公司是在90年代初期开始投的,日本公司在80年代就开始投了,夏普更是 在70年代就开始投LCD(液晶技术),那时候我们连企业都还没成立呢。我们和国外公司的差距不是在平板时代形成的,差距在我们进入这个产业的时候就已经 形成了。我们首先在CRT方面追赶国外同行,2000年时已经不比他们弱了。但2002年之前没有人预料到液晶显示会占据彩电的主流,不仅我们没预料到, 国外公司也没预料到,一直到2002年前后几个大的跨国公司还在继续投资显像管电视。

讲一个例子。LG和飞利浦都是投液晶技术的,1998年他们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都是50比50的股份,一家做液晶,一家做显像管。前5年,赚钱 的、业务量大的、风光的都是显像管,2003年以后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