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权,人心向善

1125日,南方周末第二届筑梦者公益大会举办。针对“互联网公益”这一大会年度议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分享《科技赋权,人心向善——面向未来的互联网公益传播》。她提到,透过互联网公益、慈善,我们看到了技术的推动、平台的推动,但互联网公益其实是一个多元主体权力博弈、能力博弈的一个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中,我们强调的是个人行动的能力、认知变化的能力、外部感知的能力等等;越来越多的,不是一种脱离于自我对于社会的一种设问,而是对于自我在这个公益、慈善当中能够做什么的设问。

大家下午好!我在讲公益传播,尤其是品牌建设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大的发展背景,就是现在科学技术在社会问题解决当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慈善、公益如何跟技术,如何跟我们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它实际上揭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在科技赋权的今天,“人心向善”我是坚信不疑的。

我们在谈到面向未来的公益慈善发展、公益慈善传播的时候,不妨看看今天网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看到它显现出自我的尊严、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也看到人们对审美的要求、对信仰和荣誉的追求。我想,这为公益、慈善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社会条件基础。

 

互联网公益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在我们公益传播和公益品牌的建设过程当中,其实要把技术发展和人的生存放在一个框架里进行思考。就今天的话题而言,人们之间的公益传播或说人道传播,实际上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或问题。

今天互联网公益传播究竟遇到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我想有如下几个问题:

技术究竟对于公益传播的创新发挥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公益、慈善、人道思想和行动如何借由技术得以传播?

在传播中一个人是异化的状态,还是复归的状态?

这里要求我们对传播的概念有理解的基础。

其实很多人认为传播是一种表达,但传播实际上是有行动的,行动可以带来改变。传播不再简简单单是大众传媒时代的一种传播形态、形式、内容,而更多的是跟社会方方面面内容的结合。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下,实际上传播都涉及人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公益、慈善会被作为人心向善的选择。

再有,很多人会认为:数字技术是不是破坏了公益传播?

其实前面说的很多内容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认为它在促进公益、慈善的发展,但实际在促进还是破坏,跟我们每个人和组织是相关的。有的组织会认为公益、慈善事业加上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如同加上更多飞翔的翅膀一样,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也有很多人和组织因为不了解技术,也不太明白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所以反而处于一种以前做公益的状态,从而陷入一种困境。

我在想,今天讲互联网的公益、慈善的时候,跟我们高度结合的是公众舆论的存在,而公众舆论的存在需要每个个体的表达和行动。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其实每一个做公益、慈善的人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年轻一代,但是这一代人由于生长环境和媒介环境,跟很多成年人在语言体系或者符号体系上是不同的,这也使得个人对于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非常非常巨大。

 

人是如何连接与联结的

人和人是如何连接和联结的?

我想连接是非常方便的,大家互相见面递名片、加微信,似乎就产生了第一个“连接”。但是如果真的想产生第二个“联结”,是人和人之间兴趣的需要、爱好以及工作的需要,各方面的条件能够联合在一起,能够愿意一起做事情。所以,我们说连接越来越方便,但联结却是越来越难的一件事情。

尽管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连接的可能性,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强调的是一种信任、认同,所以这也就让互联网公益、慈善在高度社会化和高度个人化的语境下,有一些新的特点以及新的表达方式。

在传播上讲公益、慈善这个问题,可能我们原来的目标是放在受益人群上,但是今天在互联网不断地被打开、多元主体不断地互动当中,可能对于我们有帮助的、有利的方面被越来越扩展了。我们的项目和品牌更能打动人心,让更多人对我们的项目和行动有所回应、有所理解,这样才可能把项目做好。

还是回到“人”的问题上。其实有很多人说公益、慈善,没有很多人关心。但是在我看来,现在不断成长的年轻一代对公益、慈善还是满怀着一种期望的。尤其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他们会以他们的方式和视野理解这个社会,理解公益、慈善。

 

互联网公益传播的界限、融合与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困境其实是有的,有的时候它跟公益、慈善传播的语言和方式特别有关。

我们现在人的多样化需求,需要互联网公益以更多新的形式、新的表达方式去传播。新的表达方式并不是说我们要创造出一种不存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更强调的是我们能够呼应年轻人所看到的和喜欢的,甚至是他们一直在使用的语言和符号等等各方面的东西。而且,形式并不是对内容不重视,往往真善美的东西恰恰是在不断变化的形式当中,不断地深入和存在。

所以,某种意义上,公益传播面对很大的困境实际上是对话和交流给我们带来的一些问题。

 “对话”这个概念理解起来不难,但是人和人之间能够真正地形成对话,需要人的反思能力,需要人不断地对自我设问和对自我要求。因此,这样的对话能力不简简单单是对外的设问过程,也是一个对内的不断地自我革命和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

今天,互联网公益传播当中有更多的社会多元主体介入。大家可以看到,在中国这几年来从精准扶贫、共同富裕到第三次分配等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背后都有社交平台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同时也有公众舆论,经过这么多年网络事件对人不断地洗礼,其实公众也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整个政策环境其实是跟技术的发展,跟社会各界对公益、慈善发展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也都知道,这几年也有非常多关于慈善的立法,有各方面的支撑。

公益、慈善本身就有被社会多元主体不断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特别强调的不是简单化的合作,而是我何以能够合作。所以,在融合的时候,其实众声喧哗的背后是一种反复争夺的过程。这个“反复争夺”恰恰体现了互联网公益传播的一个本色——互联网的传播已经不再是道德上的、口头上的、语言上的、标签性的,而是要把公益的倡导跟实际的行为效果结合在一起的考验。

所以,公益、慈善这样的一种泛道德、泛公益、泛人道的宏大叙事,大家可以看到它们在公众传播面前纷纷处于一种垮塌的状态。其实公益传播里除了我们说的制度的保障、人心的所向以外,更重要的是凸显公益传播的组织能力、个体责任。

 

科技赋权,人心向善

在这样不断被敞开的互联网公益传播里,谁是传播的主体已经发生了一个特别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我们不能够无视一些公众的质疑或者社会的质疑,而是要想办法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比如说专业的能力、技术的能力、跟公众沟通对话的能力,这些对于公益组织其实特别重要。

整体来看,公益慈善的发展跟时代的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时代的总体指向是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而且也体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越是数据的东西,可能越是人性的东西;越是关于你生活轨迹的东西,越是科技的东西,越是人文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这个时代为公益、慈善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强调把公益、慈善传播当中的那种高谈阔论、冷嘲热讽,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

透过互联网公益、慈善,我们看到了技术的推动、平台的推动,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互联网公益其实是多元主体权力博弈、能力博弈的一个主战场。在这个战场当中,我们越来越多强调的是个人的行动能力、认知变化的能力、感知能力等等;越来越多的,不是一种脱离自我、对于社会的设问,而是对于自我在这个公益、慈善当中能够做什么的设问。

 “科技赋权,人心向善”,打破技术、数据间的壁垒势在必行。

这是今天正在进行的一场数据革命,现在的数据革命在于商业化的运用、场景中数据的打通,大家一直在往前走,而且不断地跟踪数据,这个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公益慈善组织如何能够打破数据的壁垒,这也是特别大的问题。

另外一个我觉得特别重要的点是,技术、公益场景、公益主体、公益创新的不断变化,都考验着个人和组织不断自我纠偏的能力。

简单地来讲,数字时代的到来,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社交媒介技术支撑着全球化的传播,越来越凸显出我们各个地方、各个地区的一种异质性的东西。在今天,互联网的新媒介赋权或者是反赋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强调的可能是宏大叙事向微小叙事的转变。

这种转变跟我们每个人相关,而且强调在具体的场景和语境当中的具身性、过程性对沟通与对话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互联网公益传播其实最重要考验的还是一个能力的问题,还是一个爱心的问题,还是一个最终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认知的问题。

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