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行计划”名单公布:从宏观到微观,聚焦公益传播的结构性方案和个体化研究

日前,起行计划项目公布公益传播研究资助名单。

该项目以为公益传播实践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和行动建议为宗旨,专注于为公益传播研究提供资金资助与资源支持,相关课题研究者、公益传播行动者均可申报相关课题。

历经近两个多月的申报、审核,来自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十个团队或个人,聚焦公益传播基础研究、环保、捐赠捐款、乡村振兴、青年公益、罕见病六个议题方向,发起《公益传播公益的圈层结构研究》《公益组织的社交媒体内容定位及运营研究》等十项课题。

一个领域的发展有赖于先驱的行动,也得益于知识和理论的探索。项目资助名单公告中写道,为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而传播的公益传播,在公益慈善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重视与认真对待。

获资助项目均来自高校

在公益传播基础研究课题中,获资助的有: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罗吉负责的《公益传播共识的圈层结构研究》,四川大学博士生刘叶子负责的《公益组织的社交媒体内容定位及运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谢进川负责的《传播技术的公益驯化困境:深度作假传播的伤害问题与救济争议》,以及复旦大学教授、博士张殿元负责的《公益广告的说服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在环保相关议题中,复旦大学新传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阿希塔负责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的社会动员研究——基于阿拉善左旗荒漠化治理运动的传播民族志考察》获得资助。

在捐赠捐款相关议题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李武负责的《你会转发吗?面子观视角下公益募捐信息分享行为研究》获得资助。

在乡村振兴相关议题中,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博士张宏邦负责的《信息扶贫视角下乡村振兴政策传播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得资助。

广东省与人公益基金会定向资助了两个课题,均聚焦青年公益话题,分别是剑桥大学硕士生邓昉负责的《国内青年类公益传播情况分析和问题研究》和晋中信息学院讲师、硕士李玲负责的《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公益传播的启示》。

蔻德罕见病关爱中心定向资助了一个课题,为厦门大学博士生梁海旭负责的《健康传播视域下的罕见病群体去污名化研究》。

据项目资助名单公告备注,大部分申请者组建了课题组,计划以团队协作的的形式开展研究,硕博生均需至少一位指导老师或专家顾问。

从上述名单中公示的课题负责人来看,这些项目大多由高校在读学生或高校老师负责,学历层次均为硕士及以上,其中负责人是高校教师的课题过半数。

结束也是开始

2021916日,宣称全国首家共建共享社区化公益传播智库平台CM公益传播,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启动起行计划项目。

据项目资助名单公告介绍,该计划致力于聚合公益研究者,架起学界与业界的桥梁,一起深入反思、厘清公益传播的机理,探索理论智慧,寻找行动路径,让研究成果启发行动创意。

根据项目公告要求,相关课题需具有前沿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关注当前国内公益传播实践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出有助于实际行动的切实建议。

该公告同步声明了项目流程:课题需经由申请、资料初筛、立项评审、签订协议、中期评审以及结题评审等环节,产出公益传播案例集、研究报告、论文、公益传播行动建议方案和公益传播行动指南(手册)等具体成果。

为确保评审科学、严谨、专业,项目邀请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恩派公益创始人吕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林升栋等专家学者组成终审评委团队,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也参与其中。

据其公布的项目日程显示,在确定资助课题之后,资助款项将分三笔拨付,分别为2021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组委会与最终入选的申请人、团队签订协议并拨付首款;20225月提交中期报告与阶段性成果,评审者拨付中期款项;202211月提交最终成果,评审者拨付尾款。

项目组在资助名单公告中表示:期待更多组织与个人关注并支持公益传播的发展,一起探索以公益传播的方法促进更多社会问题被关注、被解决的路径。相信光,成为光,聚合光。

了解更多关于起行计划项目内容,请点此处

了解起行计划项目初审入围名单,请点此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