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政协委员为何呼吁学生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前些年学生大多是进入大学后确诊患有心理疾病,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带病入学’。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情复杂程度正逐年升高,诊断和后期治疗也都存在着诸多困难。”

“以河南地市级的一些精神专科医院为例,治疗抑郁症的国产药物每个月大概要500块钱,服用进口药还要贵一倍。要是需要住院治疗,一个月下来平均需要7000元左右。有些学生家庭有时候很难负担。”

责任编辑:谭畅

2021年9月,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歇马镇中心学校设置健康加油站,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图文无关。 (视觉中国/图)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在提案中建议,将学生群体患精神、心理疾病的心理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围。这份提案受到公众关注,登上了微博热搜。

2021年3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编写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17.2%,重度抑郁检出率7.4%,远高于成人,高出20090.4个百分点。

马珺在提案中引用了上述数据。她认为,当前学校在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中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经费、时间和内容投入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实效性不足等。

她还特别提到,学生患精神、心理疾病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与服药治疗,而当前很多地区这些疾病的治疗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精神疾病一般治疗周期较长,精神类药物费用也很高昂,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因此很多家庭不得不选择停药,对于病情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34日,南方周末记者对话马珺,探讨学生群体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现状,以及如何帮助其得到长期、稳定的治疗,并缓解诊疗相关的经济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