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张灏的沉思

到了晚年,有几次,张讲得很沉痛。他在电话里对任锋说,相比犹太人,中国在二十世纪亦是受过如此深重苦难的民族,但是对人的反省却不及他们,这一点令他痛心疾首。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邢人俨

著名历史学家张灏近日逝世,在美国华人学界,张灏与余英时、林毓生并称“思想史研究三杰”。 (资料图/图)

香港清水湾,蜿蜒的山路树影幢幢。1998年,时年61岁的张灏来到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担任教授。他拎白色帆布包,在校园匆匆走过。因为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不能剧烈运动,人们常看见他在操场旁的临海山路一边散步,一边凝神沉思。

1998年,任锋从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那年香港刚开放内地招生,他作为优秀生源被选入香港科技大学。第一次见到张灏,是在人文学部的开学仪式上。张灏是教授,又是美国回来风头正盛的学者,任锋很希望见面之后说点什么。

他想起之前在图书馆溜达,翻到一份思想争鸣的知识分子期刊,近期登载了张灏写戊戌变法的文章,便客套地说,自己看了文章很受启发。张灏很意外,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任锋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时期师从张灏。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张灏为人低调,鲜少寒暄。当年初来乍到的他,在内地受的史学训练和张灏的研究路数迥乎不同。文章只能说看过,却讲不出一二三。“跟他说话,你必须得真的有想法。没想法,他不会跟你聊今天的天气。”

在美国华人学界,张灏与余英时、林毓生并称“思想史研究三杰”。台湾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在悼文中称其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大师”。

张灏专长中国近代思想史、政治思想史,著作颇丰,在海内外享有声誉。著有《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等,也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在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看来,张灏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大学者相比,某种意义上是不知名的。“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非常低调,不爱抛头露面,不主动和媒体打交道,不喜欢到处演讲,甚至出席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都很少,他只是安静地做自己的研究。他在香港待了多年,默默无闻,媒体上基本见不到他。”

2022年4月21日早上,许纪霖打开手机,收到葛兆光教授发来的微信:张灏先生去世了。他有些发懵,给香港台湾的朋友打电话四处求证,最后从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黄进兴那里得到确认。

“我觉得非常受冲击。”许纪霖在电话里的声音仍有些哽咽。

王汎森收到讣告也颇为讶异。4月22日上班途中,他接到电话得知消息。“因为车子刚开进隧道,有点慌乱,我忙问:‘哪位张先生?’我之所以没有马上想到是张灏先生,主要是因为今年二月在图书馆线上捐书典礼上看到张先生时,觉得他的状况还不错。所以完全没想到两个月后,张先生便故去了。”

1937年出生的张灏,籍贯安徽滁县,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历史系教授。少年时代,他在台湾大学、哈佛大学求学,师从“五四之子”殷海光、比较思想史巨擘本杰明·史华慈。史华慈与费正清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两位中国学专家,亦是孔飞力、杜赞奇、柯文、杜维明、李欧梵、史扶邻等著名中国学专家的老师。

张灏一生著述不多,却多是极有分量的经典。他生前提出多个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概念和观点,后世学人很难绕开。首次发表于1982年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因探讨对人性罪恶和堕落的防范与警惕,对知识界影响深远。

4月25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张灏先生》。“张先生致力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尤其注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变局中的思想变迁进行探索。他提出的诸多创见,如转型时代、五四思想的两歧性等,影响深远。特别是通过对儒家忧患意识、马克思的异化观念与各种现实主义的反思,他开创性地提出‘幽暗意识’的概念,为我们理解儒家传统及审视西方制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意义重大。”“张先生淡泊宁静,治学七十载,踔厉慎思,缜密精深,为建立文化中国的认同,重塑新轴心时代的心灵结构,做出了卓越贡献。”

任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许倬云曾评价张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