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翻译家杨武能,也是“迪斯科教授”丨记者手记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时,我碰到的是杨武能纳尔齐斯一面——严肃、理性、对来访的媒体有一套程式化的应对模式,那么那天下午的杨武能,无疑是感性的。

责任编辑:李慕琰

初次采访杨武能不太顺利,四周围着许多人,他用准备好的腹稿侃侃而谈。 (受访者供图/图)

相关报道详见《八旬翻译家杨武能:“自满自足,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选题的缘起是今年春天上线的一部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片子里,年近八旬的德文翻译家杨武能表现出一种率真和可爱,他说走路就要听摇滚,不然走起来没劲儿。我一下子对这个人物有了好奇,想起大学时读托马斯·曼的《魔山》,挑选译者时就对这个名字格外留意过。于是,今年4月,我赶到重庆,当面拜访他。

初访杨武能是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漫长挫败。采访前,我向杨教授递去两页半纸的采访提纲,得到的回复很积极:采访提纲是他接到过的最为细致的一份,期待会面,届时会讲很多以前没说过的话题,但愿不要受篇幅限制。我当时极其激动:遇到一个愿意表达的采访对象很难得,尤其对方还是一位德文翻译界德高望重的前辈。

我的激动在第一次面聊时被兜头浇灭——杨教授提前准备了腹稿,形成一个类似综述的讲话。采访地点在重庆图书馆,周边围着一群人,我在安排好的座位上落座,两个人隔得远远的,很有距离感。杨先生的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