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学派的学问与酒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2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吉川幸次郎。

我不是学者,时常写点不起眼的随笔,偶尔被当作文学评论批评,那只能怪自己写得还不够随意,甚至有点装。虽然不做学问,但也听说过“京都学派”,隐约知道指的是京都大学的哲学门派。这回误读一本书,之所以误读,误在书名上,此书叫《京都学派醉故传》,冲一个“醉”字买来读,却得知了一些京都学派的陈年旧事。书是2017年出版的。据书后介绍,作者樱井正一郎生于1936年,京都大学英文科毕业,曾任京都大学综合人间学部教授。入学前就对京都学派感兴趣,这么说,关于京都学派,他一半是读来、听来的,一半应该是亲历。

“醉故”不是作者的造语。江户时代有个叫振鹭亭的,戏作了一本通俗小说,叫《以吕波醉故传》,“醉故传”谐音《水浒传》。《京都学派醉故传》评说十二个人物,仿照梁山好汉排座次,分作三巨头、三杰、列传。不过,他们喝酒不用大碗,也没有大块吃的肉。封面画一条长桌,那桌子太长,不像是酒馆,桌上放倒三个酒壶,也不像是研究室,虽然日本人爱在研究室或办公室喝酒,但通常不会备酒壶。貌似一碟一竹篮,盛着下酒菜。酒馆(日本人泛称“饮屋”,似乎中国人一律叫作“居酒屋”)喝酒,人们不会多点菜,当然为省钱,更因为酒馆是喝酒的,好像女人也从不叮嘱丈夫多吃菜少喝酒。东渡之初,曾一度怕了被日本朋友请酒,看着一小撮菜肴不好意思下箸,饿得自己灌自己,然后醺醺然赶末班车。再说长桌,围坐了四人,一人交臂趴睡,三人标注了姓名:研究中国文学的吉川幸次郎,研究法国文学的桑原武夫,研究生态、人类学的今西锦司。脸颊都点上两朵红,今西攘臂高谈,吉川坐在主位上,他是此书的主角。

京都学派

先说下京都学派。

距今九十年前,1932年哲学家户坂润写了一篇《西田=田边的哲学——京都学派的哲学》,意思是由于有田边元的继承与批判,西田几多郎的哲学才成其为西田哲学,并形成京都学派的哲学。当初京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哲学主流是哲学史、哲学学(关于西方哲学的文献学研究),然而西田们研究哲学,遭主流蔑视,孰料美国、德国视之为日本独创的哲学,顿成气候。西田散步的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知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