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礼瓷都: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

瓷器(china),与国同名之雅器,五行合一之名物。

土为坯底,水塑型格,金饰釉面,木燃烈焰,火引瓷化。千年生生不息的瓷器,凝聚着中国传统五行哲学思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匠心的结晶。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商朝,便有原始青瓷出现。至唐代时陶瓷已普及到“天下贵贱通用之”。宋代南北名窑林立,尤以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最为突出。

而地处江西的制瓷小城昌南,亦于公元1004年,被北宋真宗皇帝赵恒以年号景德赐名。为皇家制造的御用瓷器底部都雕刻着“景德年制”四字,而后“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成为中国古代名镇之一,名称沿用至今。元朝政府尚未统一全国,就派人在景德镇地区设立了“浮梁瓷局”,制瓷、销瓷划归政府统一管理。至明、清两代,所有的制瓷中心都转到景德镇,皇帝在景德镇专门设置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御窑厂。

景德镇制瓷工艺之精湛,装饰风格之繁多,纵观历代瓷器产地,无有出其右者。时至今日,依旧是名动天下的“世界瓷都”。匠从八方来,非遗国匠以手言心绘纳万物,于方寸之间,演绎物我合一的东方美学;器成天下走,瓷器贸易使景德镇扬名海外,沿丝绸之路,将璀璨的中华文明远播世界。

系列专题纪录片《有礼了!中国》第一集到访景德镇,将“国礼之首”、与国同名的china(瓷器)传奇徐徐展开。

继2020年顶尖博物馆探访计划、2021年长江文化带万里行后,2022年7月起,五粮液与南方周末再度携手,开启非遗国礼活态传承之旅“有礼了!中国”,希冀通过溯源华夏传承千年的“礼”文化,探访最能代表中国形象和中华文化精粹的器物与非遗技艺,以兼具思想性、启发性和艺术留存价值的文化内容,展示大国工匠的坚守、传承与创新,传递多彩绚烂、内涵深厚的华夏文明精髓。寻天工国造,赞盛世匠心,更多盛世国礼与国家级非遗大师的故事将陆续登场。

匠之所工,器之所凝

拉坯机飞速旋转,方方正正的泥团在“拉坯大王”冯绍兴的手中被反复揉和、推压拔高、开孔拉型、测量调整。

拉坯是瓷器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景德镇特产的高岭土,洁白细腻,是制瓷的上佳材料,经泥房陈腐增加黏性和强度,反复踩泥揉泥排出空气、变得柔韧有筋骨之后,方可进行拉坯。

虽然如今标准化机器加工盛行,但冯绍兴始终相信,手工造型依然具有无法替代的魅力。一团泥料,经过开洞、扩底、拉高、缩口、脱坯、修坯等步骤,最终成型的素坯,带着温度和情怀,凝聚着匠人思想,述说着匠心独白。随心所欲的手上功夫,尽是力与巧的精妙结合;一气呵成的飘逸线条,透出几十年如一日练就的扎实基本功。

冯绍兴7岁随爷爷迁到景德镇,从小在陶泥堆里打滚,15岁就开始跟着前辈们学揉泥拉坯,在陶瓷制作行业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一心只想把东西做好,再枯燥的步骤,专注便也能慢慢从中体验到乐趣,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手艺人必备的心态和品质。

“拉坯时做错了一件事,你会觉得无形中有一双严厉的眼正在看着你。”怀着把这门手艺当作信仰的尊重与敬畏,他虚心拜师,勤学苦练,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琢器拉坯)省级非遗传承人。

如果说拉坯、利坯成就基础,让瓷器“薄如纸”,那么画坯、施釉则为器物锦上添花,烧制后方能令釉面“白如玉、青如天、明如镜”。釉彩的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审美的变迁,中国瓷器“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的独特风格,凝聚着一代代匠人的美学追求。

烧窑是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它不仅高度依赖经验,也需要十足的运气。“天青色等烟雨”,等的便是空气中微妙的温湿度变化所带来的窑变反应。

古人认为,窑变是“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在生火的一瞬间,便已经将一切都交给了未知。因此陶瓷也被称为“火的艺术”,它高度依赖经验。在古代,负责炉火的师傅,被称为“把头”或者“把桩师傅”,从普通工匠修炼成把头,需要长达二三十年的经验积累。

如今虽有数码控制的电窑炉,但景德镇的仿古瓷必用柴窑,这种传统烧窑技术要求高、烧制时间长、温度不易控制,成本高,但是相对于更加现代化的气窑,柴窑使用马尾松柴烧制,烧出的瓷器油脂感、温润感更好,更接近古瓷的样貌。

《天工开物》有言:“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一代代制瓷匠人,严格遵循七十二道工序,执着专注,将艺术与哲思融入盘碗杯碟瓶等器物之中,使得瓷器成为真正的功能之物和审美之物。非遗国匠的精气神,凝于此,显于此。

醪醴既成,绿瓷既启

瓷者,器也。凡器物,必有其用。中国人对于瓷器有着独特的偏爱,可为案头清供,可纳人间百味,“室无瓷不雅,家无瓷不贵”。

宋朝不仅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巅峰,更是瓷器用途的巅峰。神宗元丰元年,祭器中的部分青铜器,如尊、簋、豆等,被替换成了陶瓷器具。高宗南渡后,复古陶瓷更是引领风尚,不仅成为用于官方祭祀的“国之礼器”,也备受文人雅士追捧。

中国人爱瓷,乃是源于对玉的尊崇,好瓷器质地温润如玉,亦有君子之德,不沾异味,不易导热,是酒器的上佳选择。

西晋文学家潘岳有名句“倾缥瓷以酌醽醁”,缥瓷是瓯窑所产青瓷,釉色淡青如丝帛,备受文人追捧,醽醁亦是晋代名酒。“名瓷配名酒,名酒配名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仿古瓷第一人”黄云鹏说,“自古以来,陶瓷是取酒、饮酒、做酒、温酒的器皿,酒和瓷密不可分。”

在古人看来,瓷与酒是绝佳的搭档,美酒以瓷器盛之,可涵养其厚重与浓烈,亦能彰显洒脱与风流。而纵观华夏历史,因对审美的极致追求、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传统的执着坚守,瓷文化与酒文化更是互相辉映,其发展轨迹不断交织,共同留下无数经典印记。

中国历代文人更是深有体悟,常以诗酒观照自身,以瓷装酒,以酒入诗,再以诗抒怀。

在古戎州(今宜宾),杜甫饮下“重碧酒”后诗兴大发,吟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名句;北宋名士黄庭坚曾迁至戎州,与当地名酒“姚子雪曲”结下不解之缘,评其颜色“杯色争玉”,再赞泉水“白云生谷”,再谈其味“清而不薄,厚而不浊”,后言沉迷其中“须此晨药”,最后忘于酒中而“眼花作颂”。

除了瓷色与酒格相映成趣,瓷器的器型也对酒性有着很大影响。融合了粮香、窖香、糟香、曲香、陈香等风味的美酒,酒香醇厚,却极易挥发,因此饮酒需用敞口杯,便于闻香,而储酒则宜窄口瓶,将香气藏于瓶中。

有着“中国瓷器第一器形”之称的梅瓶,因其口径小,与梅之瘦骨相称而得名。

梅瓶以梅而雅,却因酒而兴,其造型易于封口,酒香不易挥发,修长饱满的瓶身获得较大的容量,节省放置的空间,优雅的瓶型还可增添饮酒之雅趣。梅瓶在陶瓷鼎盛的宋代被称作经瓶,每次皇帝特设讲论经史的御前讲席后,都要宴请群臣,用经瓶盛装美酒,是为国士之礼。

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梅瓶”造型五粮液,便是传承了这段瓷与酒相映成趣的绝妙搭配,是造型之美与酒中真趣的完美结合,甫一问世便迅速在一众白酒中脱颖而出;随后,更是风靡全国长达三十年,见证国家的发展、家庭的兴旺,点亮过他们的平淡岁月,也见证过他们的高光时刻,是那个关于个人奋斗、改革开放、国家建设的激情时代中难以忘怀的印记。彼时的“梅瓶”五粮液一直被视为行业经典,被消费者津津乐道,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梅瓶在历史发展上,也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历代审美变化,演变出不同特色。宋代的梅瓶比例匀称,玉树多姿,代表了宋瓷文静典雅和温润内秀的风格;元代在宋代基础上加以改进,身材修长,端庄秀丽;时至清代,梅瓶则变得更加婀娜多姿,仿佛可见佳丽美人浑厚的口唇和细巧的腰腹。

2020年,“梅瓶”造型的五粮液同样焕新升级,瓶身晶莹剔透,丰姿优美,大气典雅,用匠心复刻经典,以初心致敬时代。

仿古焕新,传承不息

元青花,一座景德镇制瓷业难以逾越的高峰。

当来自波斯的矿石原料苏麻离青偶遇产自景德镇的高岭土,便碰撞出让世界都为之目眩的火花。一改宋瓷之清雅内敛,元青花以鲜明繁复的纹饰、热烈奔放的气概为世人所称道,借由通达的海陆商路,远销西亚和欧洲,开启了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堪称“景德镇陶瓷之花”,目前全世界仅存不过300件。如今这门古老的手艺,正在非遗传承匠人黄云鹏的手中,再现昔日荣光。

六十年前,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读大学二年级的黄云鹏,喜欢跟着老师到一公里外的湖田窑址捡瓷片。他被如玉的胎釉质感、娴熟的装饰技艺深深打动,从此与陶瓷结缘,择一事,终一生。

六十年后,年过八旬的黄云鹏伏在案边,手持毛笔,透过眼镜目不转睛地描绘着仿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元代青花是他的最爱,纹样、结构、布局早已了然于胸。只见他落笔肯定,随意飞就,神思在坯体上流转,将速度感和韵味还原到极致,形神兼备。

仿古,即以前代的珍品为蓝本进行仿制,造型、纹样、胎釉等方方面面都要像,几可乱真是仿古的最高境界。要仿得像,就要研究古陶瓷,从文化、艺术到制作工艺,都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黄云鹏在陶瓷馆工作时喜欢去窑址调查,十多年间几乎走遍了景德镇的每座村庄。在他看来,窑址就是活生生的陶瓷产业博物馆,带人走进历史,不同年代的生产规模、形制、窑炉、窑具、瓷片等一目了然。

仿古对于制瓷工艺传承的意义不言而喻,一代代像冯绍兴、黄云鹏这样的非遗匠人们广收门徒、倾囊相授,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的陶瓷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如今的景德镇,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年轻“景漂”,怀着瓷器梦想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为景德镇新古典主义带来万千气象,让这座千年瓷都,在传承中不断窑变,生生不息。

作为传承人、创作者、艺术家,黄云鹏同样把引导时代的潮流和审美取向视为己任。他不满足于仿古,而是追求融古创新,“把古代传统的官窑文化、御窑的陶瓷艺术、纹式造型加以创作,用在现在的茶具、餐具上,创造一种既时尚又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陶瓷纹样”。

景德镇仿古焕新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永乐御窑,御窑是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皇家窑厂。价值连城的永乐宣德青花、声名显赫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康雍乾三代宫廷御用精品,这些人间瑰宝全都出自距京城数千里之外的景德镇御窑厂。珍贵的明清瓷器,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手中流传下来,散发出盛世独有的艺术气息。因瓷而生、因瓷得名,景德镇在东西方文明传播中的历史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雕琢美器,浸透着一批批匠人辛劳的汗水和卓绝的智慧,更是一个团队、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协作精神的结晶。同为名扬千年的非遗佳作,酿造美酒亦有着这样的一代代匠人与一座名城在延续着传承。

景德镇在北宋崭露头角,青白瓷窑系位列六大窑系,于元明清以制瓷工艺“声名冠寰宇”。1400公里之外,古戎州(今宜宾)因装在梅瓶中的名酒“姚子雪曲”为北宋文人骚客所惊叹,明清至今,终以“五粮液”之名而“文物象昭回”。

与御窑厂类似,明朝宫廷也特地设立御酒坊,监酿专供宫廷享用的“内法酒”。据记载,明朝的典礼上每宴必定传旨“满斟酒”,在藩王觐见、外使来朝等场合,皇帝都会赏赐大量的美酒,还鼓励藩王自行酿酒。宫廷对酒的推崇,极大推动了明代酒业的发展。长发升、温德丰(利川永前身)等酒坊在宜宾争鸣的繁荣景象,在历史长河中依旧散发着文化的光辉。

明初,陈氏家族初创“温德丰”酒坊,总结多粮古法酿造技艺和陈氏家传酿造技艺,研制出“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粱凑足数,地窖发酵天锅蒸”的“陈氏秘方”,选用糯米、大米、小麦等精贵细粮在内五种粮食酿制的美酒进入紫禁城中成为宫廷酒。

1952年,宜宾市最有名望的两家酿酒糟坊“利川永”“长发升”,联合“张万和”“钟三和”等共八家古传酿酒作坊,组建成为了五粮液的第一个酿酒车间——“501”车间。直到今天,五粮液汇聚数代酿酒师的努力,与时俱进,优化五粮配比,契合人体对五粮的营养需求,与仿古瓷一起走入千万家,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品尝凝聚了匠心与古韵的美酒。

650多年间,始于明洪武元年的五粮液古窖池群始终不间断地生产,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2005年,五粮液古窖泥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是国家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每克古窖泥里含有几百种、约百亿计参与酿造的微生物,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与科学价值,被科技界赞为“微生物黄金”。酿酒师们更亲切地称古窖泥中的微生物为“看不见的酿酒师”,不间断使用,历经时光沉淀并不断迭代,不仅赋予了五粮美酒以古酝浓香,勾勒出中国白酒在世界酒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固态发酵的岁月之美、艺术之美,更穿越历史时空,在多元丰富的中华文化图景中留下经典之作。

与古窖泥一起传承至今的,还有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它凝聚着众多民间传统工艺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历史、人文、经济和社会价值,是千百年来历代酿酒人智慧的结晶,更是一部生动的白酒酿造史和民族融合史。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与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一样,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至高荣誉。一滴五粮琼浆所代表的,何止是中华美酒,更是洋洋洒洒的千年酒文化。

问礼瓷都,饮酒宜宾

《考工记》有言:“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中国古代有不少出产瓷器的地方,但唯有景德镇成为一代瓷都,除了“工有巧”之外,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优质的水土资源缺一不可。

瓷乃气之所凝。地处江南的景德镇,雨量充沛,保证了原料加工所需的水资源,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利于胎体脱水成型,使其不至于颗粒松散、变形走样。

除了气候,土壤对于瓷器的影响至关重要。烧制瓷器所需的瓷土,古称白土。据《天工开物》记载,白土“中国出惟五六处”,烧制高品质瓷器所需的高岭土更是少之又少。所幸景德镇地区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其中就包括稀缺的高岭土。“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人陈志岁的这首《景德镇》中,“高岭”二字直接道出景德镇瓷器得以为宫廷御用、历朝远销海外的关键因素。

独特的风土,成就了无可复制的国礼景德镇瓷器,也同样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世界名酒五粮液。

宜宾地处西南腹地的北纬30度的“黄金纬度”,温暖湿润,光照适宜,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定义为“地球同纬度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同样严苛。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酒是粮食精”,原粮是中国白酒酿造的主角,粮食与生俱来的特色,决定了白酒中最为迷人的香味。宜宾地形多貌,紫色土、水稻土与新积土壤聚集,各种不同习性的农作物都能繁茂生长,而富庶的生活条件和丰富多样的酿酒原料为“五粮配方”的中和之味打下了基础。

白酒的酿造是一项生物工程,是当地的水源、土壤、气候、气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宜宾独有一种来自侏罗纪的弱酸性黄黏土,是五粮液筑窖和喷窖的专用泥土,它保水性强,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但能够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也是微生物群落生长繁衍的绝佳载体。而位于长江干流“零公里”处的宜宾,亦是岷江、金沙江和长江三江汇流处,江水从高山而来,水质洁净,口感甘洌,富含对人体有利的二十多种微量元素,成就五粮液独一无二的绵甜甘冽。

酿酒、制瓷均是传承千年的技艺,亦是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现实表达,造物本为天工,能工巧匠顺天时地利之便,满足人们日常所需。

《天工开物·陶埏》指出:“水火既济而土和。万室之国,日勤千人而不足,民用亦繁矣哉。”烧制陶瓷,乃是利用五行相生相济,来制成日用器具。酿酒亦是如此,“祀天追远,沉吟《商倾》《周雅》之间,若作酒醴之资曲蘖也”,无论是祭祀天地、追思先祖,还是吟咏诗篇、亲友欢宴,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景德镇的能工巧匠,还是醉心酿酒的大国工匠,都在不断传承与创新之中,拓展技艺的边界,以别具一格的美酒佳器,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国之名,礼遇天下

纵观华夏千年历史,陶瓷、美酒、茶叶、丝绸……这些亮眼的中国名片,延续着和美隽永的中华风尚,穿越时空,永存匠心,与无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成果一起闪耀世界舞台。

唐朝初期,瓷器就作为馈赠佳礼,经由各国使节、商人带往海外。宋元时期,瓷器更是在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已发现的广东南海一号沉船、西沙群岛华光礁一号沉船、印尼海域鳄鱼岛沉船遗迹中,均发现大量宋元瓷器。

17世纪欧洲贵族,更是对瓷器“情有独钟”,中国瓷器在欧洲一度价抵黄金,china(瓷器)也逐渐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1915年,中国名酒五粮液香飘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此后百年,五粮液一直在国际上备受青睐,荣获几十项国际大奖。从世博会、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进博会,到《财富》500强峰会,五粮液在众多重要国际舞台点亮“华夏之光”。

作为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产物和无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陶瓷和中国白酒在外交事务中也充当着文化使者的角色,是中国形象的最佳代言。

一件件璀灿生辉、精细奢华的美器,汇肌理变化、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于一身,是为国礼之首。一杯杯集天地精华的五粮佳酿,以水、粮、曲、窖、艺五绝合一工艺所酿就的大国浓香,礼赞和美生活,香飘国际。

国有礼则昌。国礼所蕴含的,不仅是外交礼仪,更是传承和发扬经典文化的自信姿态。中国有礼,礼遇万邦。有礼中国,与时代共同品鉴盛世国礼。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