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流下的向死而生——《活着》读后感|初中组一等奖

作者:陈梓萱 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南方周末第二届“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初中组一等奖

作者:陈梓萱

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指导老师:郑艳婷

古希腊哲学家埃斯库罗斯有句名言: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很不幸的是,福贵一辈子都没有摆脱厄运的诅咒。

记得当初读完余华的《活着》,我时常疑惑作者为何如此冷酷,近乎残忍。小说一开始,少爷福贵的荒诞让人忍俊不禁,而后遭人算计败光家业后的艰难让人唏嘘不已。生活还在继续,善良的家珍不离不弃,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我以为,生活终会慢慢变好。然而,福贵的亲人却一个个离他而去,甚至毫无征兆。

有庆是书中第一个突然离开的。荒诞的是,他居然是因为献血时被抽血过多而夭亡。然后是凤霞,忍辱负重一辈子,哪怕受到邻人欺辱时也无法开口辩解,哪怕亲爱的弟弟惨死后也只能无声流泪,最后产后大出血而死。然后是家珍,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好女人。然后是女婿二喜,然后是外孙苦根。最后,一生坎坷的福贵,只剩下一头名叫福贵的老水牛与他相伴。

历史洪流的无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让人难以承受。看完《活着》很久,我还是对作者的“暴力美学”有些耿耿于怀。同样一个故事,有人看到生命悲苦,有人看到世事无常。福贵这个有点自作自受的人物形象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除了同情与悲伤,我一直无法理解这篇小说,即使偶尔能从那压抑的苦难中感受到些许温暖。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突然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形象联系了起来。这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人,孤身一人在海上捕鱼,八十四天的一无所获后,用了两天两夜才钓到大鱼。返航途中与鲨鱼缠斗一天一夜后,大鱼仅存骨架。面对生活的苦难,两人都选择了向死而生。只是与老渔夫硬汉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福贵的身上更多体现了农耕民族的坚忍。

在自序中,余华这么解释: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一个普通的盐字,我们感受到了福贵的痛彻心腑。即使痛苦到麻木,福贵始终未失去活着的勇气。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历经诸多苦难的民族内生的原动力。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

正是因为活着的坚忍毅力,班超才能在西域几乎凭借一己之力,维持东汉王朝在丝绸之路的最后荣光。正是因为活着的坚忍毅力,当农耕文明遭遇工业文明的入侵,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一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民族终于再次站起来了。正是因为活着的坚忍毅力,我们才能战胜以美帝为首强大的联合国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战打出六十年的和平。

如今,当一场诡异的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之际,我们并没有躺平,被动地苟活,而是众志成城、与时俱进、主动防疫,向死而生!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也许这是福贵最后对人世间活着的顿悟。

窗外夕阳西下,明日太阳照常升起。热爱生活,敬畏生命。我想,正是因为向死而生的坚忍,中华文明才能传承至今,历经五千年而未曾中断!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