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读《乡土中国》有感|高中组二等奖

作者:沈育丹 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

南方周末第二届“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高中组二等奖

作者:沈育丹

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楼佳钰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自其本意而言,难免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嫌疑。然而若从另一个角度——也即过去发生的事总会在未来投射下相似的影子——来看,倒也不失为一条哲理。就如同《乡土中国》中所提出的分析例证,引出的概念和得到的结论,在乡土社会逐渐无形化的今天仍旧具有其合理性和实用性,能授人以学识,予人以启发。

《乡土中国》原著中,费孝通围绕着当时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等方面做出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而我以一名高中生的视角阅读这些显得拗口的语句时,则更倾向于将这些剖析与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费孝通也曾在后记中引用并阐释孔德的理论:“宇宙现象的层级,凡是在上级的必然以下级为基础,因之也可以用下级来解释上级。社会现象正处于顶峰,所以任何其他现象都可以用来解释它。从解释进而成为‘决定论’,就是说社会现象决定于其他现象。”与之同理,某些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务,大多也可以通过层级的递进指向社会学中的理论。

在我看来,乡土社会的根本特性起源于这样一条规则:社会有一种惯性,即维持它的当前形态不变,其基本要求即社会结构和个人身份的稳固不变。道德由社会进行规范,规则由社会进行制定;个体观念被社会支配,个体选择受社会影响。在进入了社会契约的范围内后,而完全摆脱社会监督,无视社会同意权力的自由就会像罗兰夫人所言:“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而与《差序格局》相对,《男女有别》中对经验传承塑造的人际关系在个人心理方面作出了更精确的剖析。人有着天然的情感需求,有了解他人的渴望,有倾诉与倾听的呼吁。“襟怀坦白”中的“坦白”是人人求而不得,得之心忧的事物。激沛的感情对社会和个人都是危险的。在如今的社会上,网络大行其道的原因大抵来源于此:陌生人间的倾诉与倾听某种程度上因隔离了情感和特定对象之间的联系而使得坦白多少变得安全。“陌生人”不属于特定的对象,没有先前的情感关系,陌生人的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性。

事物的两面性永远存在:危险是在“陌生”变为“熟悉”的社交中产生的,而对于个人的危险正是对社会的安全。所谓“克己”,就与情感同理,是要克制自己安于创造社会的安全。而乡土社会的特性使个体能在维持亲密关系的同时保持整体稳定,可以说是一种两全其美的社会形态。

但就如亚普罗和浮士德有偏重而无取替,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缠绕共生:乡土社会中所有的特性并非仅有益处。

社会生活中有类事件名为“道德绑架”。例如公交车上强行让别人让座,要求他人为慈善事业捐款,若其不从,则占领着“道德高地”大骂对方道德败坏。这恰恰与《乡土中国》中提到的“私”显现出形式上的矛盾:假若一个人并不在意公家,假如我们的“私”与“公”是相对而言的概念,那么指责与自我利益无关的他人行为,究竟能为“私”带来什么益处呢?

实际上,这正是“私”的另一类表现形式,只不过此处的“私”不再指代物质利益,而指代着精神需求,是来自“礼治”的遗留物。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或许是因为法治秩序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而使得本来统一的推动社会运行的礼治秩序发生了混乱,分散成量度不同的个人道德标准。人们口中的“权利”是由伦理而不由分工合作产生的权利,人们口中的“义务”是由道德而非法律规定的义务。所谓一以论之的法治在此时不再适用于延续了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而某种程度上又回到“无为”和“无讼”的范围里去,满足着人们的道德情感需求。通过社会经验的传递,我们从长辈处习得此类奥秘,而大多数人并不会深究其合理性。就如鲁迅曾批判的:许多人以为“从来如此”就一定是对的。

如柏杨所提出的“酱缸文化”观点,每个人都在同一个水缸里出生成长,他们遭受相同的环境影响,接受相同的行为教化,其中在相互磨合间养成共同的认识和秩序。在个人利益上,没有道德底线而得的利益是无穷大的,人的从众心理是有利的,所有冠以“所有”之名的事物都没有意义,没有特定个体的出格,集体无意义。所以反之,为了平衡人的自我道德需求,产生了批斗他人的奇怪社会现象。

我们仍旧怀念脱离时代潮流,脱离科技发展,脱离自然生产规律的乡土社会,而又不那么期待它的复兴。大抵在于其并不是一个当下的“议论文社会”——人人争着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忽视了情感与文化——而是一个真正可称诗意的“散文化社会”,真正给浪漫生存的机会。但受封闭和凝滞限制,它同时也总无法脱离其落后性。然而,历史并非仅仅是“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的重复。在日光之下,虽然时光里投射出了相似的影子,但我仍相信我们的时代仍旧会是一个走得更远的时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