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090205)

或许一两年之后,你会选择离开,在政府或商业部门继续服务社会;或许你会像我一样留下来,可以保证的是,你必不会在此虚掷青春和汗水。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南方周末25岁了

◆回应“希望陶行知老师来教我”(1月15日E29读者来信)

近来读报,欣喜地发现中学生来信渐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初一学生的文字。我手写我心,大赞!我也是从中学开始阅读南方周末的,也曾笔痒痒有投稿的冲动,却因畏怯而作罢。如果南周能有更多的中学生读者,再多给中学生发言的空间,那么肯定会鼓励更多年轻人走上自主思考的道路。我记得,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不觉间,她快要过25岁的生日了。在此提前道一声:生日快乐!

(infzm.com网友:windxu)

(谢谢!读友只言片语的寄语,就是对我们最好的生日祝福。——编者)

电视节目,我很不满意!

◆回应“文化与自信”(1月22日头版)

陈丹青先生在文中发问:“老百姓天天盯着电视机散发的软实力与影响力,满意吗?开心吗?自豪吗?”要我回答,“很不满意!”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电视节目不能凝聚注意力,难以推动想象力,更无从激发创造力;而只能分散注意力,扼杀想象力,消磨创造力。文化若是太商业化了,就只能炮制文化垃圾。所谓“神州大舞台”形式,充其量只能制造出超级女声,而无法培育出超级语声;追求的是狂欢而非欣欢,“狂欢过后——犹如关闭电视机——我们又回到,也只能回到历史的此端,与孔夫子或兵马俑的世界,远远隔开。”(江西崇仁 岩泉 公务员)

这是一种怎样的“钱”途

◆回应“蒙古长调有钱途”(1月15日D22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