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率及其“创新”——冬日围炉话海啸﹙三﹚

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抢银行,萨顿回答,“因为钱在那里!”钱的确在华尔街。不但美国人的钱,全世界的钱,包括中国打工妹们辛劳积累的钱,都在那里。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局内局外 身后身先

金融产品交易的合约总额有530万亿美元之多,它们所赖以发起的担保品——物理的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恐怕不过2.7万亿。其间的关系就像一组“俄罗斯套娃”,实际的核心是个小小的娃娃,却吹出层层的泡沫,每一层都被数了一遍钱,刮掉一层利润,再让下一层投资者接手,在“博傻”中,最外的大套娃,竟然胖了200倍!“金融创新”和以往的监管有什么关系?它们所积累的风险非得失控后才能为人们所认识?

在这次金融危机发作的前夜,众多的学者、智者、权威还在一力坚挺,称颂市场的伟大无误;显然,在贪婪和愚蠢之外,灾祸一定还有更主要的因素。人们怎么会自作孽到如此地步,非到跌入深渊不能止步?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有一个银行大盗维力·萨顿,抢劫银行屡屡得手并一再越狱成功。最令其名垂青史的,是他的一句话——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抢银行,他回答,“因为钱在那里!”你要是想知道“为什么金融界这次捅了大漏子”,诺奖获得者的解释都未必令你满意。萨顿式的直截了当可能更富于启示,钱的确在华尔街。不但美国人的钱,全世界的钱,包括中国打工妹们辛劳积累的钱,都在那里。

金融这个行当,美国最具有竞争优势,几乎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来自美国,举世罕有其匹。有几个数字,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2006年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占了美国GDP的几乎四分之一,利润则占美国所有企业利润总额的44%(美国制造业的利润仅为10%左右);美国人的金融债务在1980年为GDP的21%,到 2007年则是 GDP的116%。

难怪每当有人提出疑问,要求检讨美国金融创新的风险效应,风险到底是在积累还是被调解对冲掉了,就遭封杀。格林斯潘有句评断经常被人引用—&m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