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古歌而来 凝天地于针尖——寻觅光影里的无字诗篇

“摄影不是像艺术那样去创造永恒,它只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时间免于自身的腐朽。”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1918~1958)以生动的比喻道出了影像的真谛。在这里,以影像为媒介,以几位少数民族女性的故事为切口,带你穿过时间隧道,回到她们的时代,走近她们所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她们背后有关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故事。

十三年前——2009年5月8日,一位在“汶川大地震”中家园被毁的羌族女性,在出发迁往百里之外国家建设的新家园之前,留下了这张照片。照片里,看不到她的面庞与神态,但是她匆忙的脚步和坚定的背影,像是在诉说着她奔赴新生活的决心。

出发迁往新居前的羌族女性

这些坚忍、勇敢的羌族女性,在即将离开昔日家园的那一天,身着色彩绚丽的羌绣服饰,以族内代代流传的瑰宝向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致敬。

她们以族内代代流传的瑰宝 -- 羌绣向这片土地致敬

羌绣上的红色象征着太阳和火,蓝色象征着湖水、天空,白色象征着云彩及白石1,缤纷的色彩与古朴的纹饰,道尽了羌族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歌颂着羌族女性在灾难后重新拥抱生活的勇敢与坚毅。

羌绣

羌族是从3000年前走来的中国土地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富有鲜明特征的羌族碉楼一般建在高山或半山地带,常年云雾缭绕,因而羌族为被称为“云朵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语言无文字的羌族妇女代代相传,目视心记,神与物游,用独特的刺绣,把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展现在亲手绣制的服饰上,成为了一篇又一篇无字日记。

羌绣用针脚下的美丽传说,诉说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 

当那场猝不及防的大地震,让羌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地震和大火吞没了族人的家园,身上的羌绣成为了他们不可归去的故土,无法复制的人生记忆。照片里,他们即将带着这一篇篇精致的无字日记前往四川邛崃的新生活。在那里,家园将被重建,记忆将被续写,手上的一针一线将承载起新的喜怒哀乐,羌绣的诗篇也将继续在羌族女性手中续写,那一朵朵曾经开在羌族少男少女青春梦恋里象征着不朽爱情的羊角花,将继续绚烂绽放。

正是在照片拍下的前一年——2008年,羌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76。

羌绣上象征不朽爱情的羊角花

带着一朵朵盛放在记忆里的羊角花,以及对羌族人们的美好祝愿,记录下这段故事的摄影志愿者团队继续在中国西南部的山区行走,直到第二年,又一位少数民族女性的身影跃入他们的镜头。

苗族锡绣的省级传承人龙女三九在纺织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0年贵州黔东南的苗族南寨,照片中正在纺织的苗族女性名叫龙女三九,她面容秀气,声音温柔如水,语速缓慢,像涓涓细流从耳边流过。常年的染布让龙女三九的指甲都变了颜色。她说,全套的苗绣手艺要从织布开始,随后完成染布,缝纫,绣花等整套工序。而且,真正的苗绣传人还应当会唱古歌,因为那是祖辈传达思想的方式。她认为,边绣边唱,这才是最完整的苗绣。

常年的染布让龙女三九的指甲变了颜色

龙女三九是苗族锡绣的省级传承人。锡绣,是苗绣中非常特别的一种绣。刺绣用的材料除了丝线,最重要的是金属锡片。它锈的也不是形象的花鸟虫鱼,而是几何图案。锡绣的核心图案如一座迷宫,变化莫测,耐人寻味,寓意深刻,充满强烈的神秘感。

锡绣的核心图案如一座迷宫,变化莫测,耐人寻味,寓意深刻,充满强烈的神秘感。

苗族人认为,苗族是通过刺绣艺术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民族的起源发展,民族历史的转折与变迁。一幅幅苗绣是苗族人精神和感情世界的延伸,也是对自然界、对自身独特文化的敬畏与爱慕。

苗绣是苗族人精神和感情世界的延伸,也是对自然界、对自身独特文化的敬畏与爱慕

绣线与银针穿梭于布料间,穿过艰苦的历史岁月,在苗族绣娘的手中,变得楚楚动人。苗族人与山水终身相伴,耳濡目染,将各种动物、花草编成故事,她们借助千百年来母女相传刺绣技艺的传承积淀,加上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将当下心情与民族审美凝聚于针尖。苗族绣女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绣绘,成为了动人心魄的民族神话,织就了穿在身上的“无字诗篇”。

2006年,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绣绘,成为了苗族动人心魄的民族神话,织就了穿在身上的“无字诗篇”

这两个故事的记录者,那一群行走在大山深处、细雨之中,辗转穿行于山体滑坡和泥泞的田间小路,在镜头光影里寻觅羊角花和“无字诗篇”的人,来自佳能(中国)创立的“影像•文化印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组。

彼时见证这一保护项目的业内专家曾做出了一段这样的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主要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传统文化。一旦传承行为断裂,其文化连‘遗产’都不是了。即使它所依附的物质载体依然存在,也失去生命力了。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更新换代,一个传承人的去世,或者一个‘发展’项目的上马,往往就是一座博物馆的消失。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为了不要让那些曾经感动过多少代人的东西成为千古绝响,佳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用全数字技术,通过影、音、图、文等手段抢救性地全面挖掘、整理、采集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可在较大程度上还原的数据库,这是一个功德。它的意义,将在未来呈现。”

回到2008年——汶川地震那一年,当佳能了解到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民间技艺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难以计数的羌族文化遗产在地震中毁损,对羌族文化传承影响巨大。也正是在那一年,秉承“共生”理念的佳能在中国确定了“影像公益战略”—— 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教育启蒙、社区关怀、人道援助五大核心领域,以影像公益为出发点创造社会价值。

“影像公益战略”确立的第二年——2009年,佳能(中国)正式启动了“影像•文化印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项目”),以核心影像技术助力贫困地区非遗保护、非遗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作为“影像公益战略”战略中“文化传承”领域的一部分。影像,将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华彩,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工作中的佳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目组

“非遗保护项目”的足迹从最初的羌族、苗族向白族、傣族、彝族、壮族、黎族、纳西族、汉族延伸,自此以“羌族女性”、“龙女三九”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开始陆续出现在佳能镜头里。截至2013年,佳能(中国)共为9个民族的21项非遗项目留下了超过7.8万张照片,和超过1300小时的视频影像。

从2008到2013年的五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成员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不断行走。他们行走在汶川地震中劫后余生的羌寨,倾听村民讲述在悲凉怆然的迁徙中的漫长历史,与村民相互搀扶着翻越了乱石残垣的阻隔。


扎染(白族)
他们行走在满眼秀美银饰的苗寨,研读男人们捶打铸炼在白银上的故事,辨赏女人绣在衣服上的心情;他们行走在青山丽水环绕的滇西、滇南,在镜头中与白族、傣族、彝族儿女的扎染,歌舞和火把中重温了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

扎染(白族)

火把节(彝族)

苗银(苗族)

一路走来,他们用影像记录下了苗绣、羌绣、苗银,扎染,火把节、羊皮鼓舞、孔雀舞、芦笙舞等珍贵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他们记录,行走,回望,直到自己也变成了文化的热爱者与传播者。他们写道:“回望共同走过的这一程程山水、一段段影像记忆,我们越发深刻地体会到肩头的这一份重量,希望当有更多人看到了我们用影像记录和呈现的这一幅幅、一段段或精美或沉重的画面时,能够和我们一样,踏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现代文明不断向前的同时,只有记忆过往,才能获得更为卓越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不竭的动力。我们,仅以我们的拳拳之心,尽绵薄之力,盼更多有志之士能够携手同心,帮助这些无价之宝永存世间。” 

在这一阶段的项目结束后,佳能将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无偿捐赠给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研究和保护机构,以此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事业。同时,其中的优秀作品陆续在大型文化场馆面向公众展示,以唤醒公众对濒危文化的保护意识。

佳能将项目影像资料无偿捐赠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研究和保护机构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承载着各民族历史、文化、情感的影像,不仅帮助后人珍藏和还原这些来自祖先的记忆,更能够让更多人通过影像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动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深厚内涵,”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品牌沟通部总经理,也是当年项目的倡议者鲁杰女士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传承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化项目,更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

2014年,佳能(中国)结合“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开展了持续三年的“影像,发现丝路之美”项目。项目先后走过了陕西、河南、甘肃和新疆,开展了文化采风、民族文化研讨、文化影像交流以及影像征集活动。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这一项目为新的起点,佳能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从影像记录向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发展,项目的参与者、记录者也逐渐从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出发,逐步发展到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的新阶段。

佳能“影像,发现丝路之美”项目

项目组在新疆哈密采风时拍摄的哈密卡姆中的舞蹈

时至今日,佳能依然坚守初衷,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向年轻一代普及,在苏州博物馆西馆正式启动“苏色生活佳”系列主题活动,用现代的创新打印技术和场景助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在现场的“非遗课堂体验”上,佳能特别邀请到湘绣非遗文化传承人李群英老师来到现场,与现场的年轻一代一起穿针引线,感受刺绣的文化魅力。

佳能在苏州博物馆西馆正式启动“苏色生活佳”系列主题活动

可以看到,经过多年探索,佳能今天的非遗保护实践已经充分实现了民族之美与现代之美的结合、拥抱对艺术、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为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的普及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正是这样的生命力,使得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一个民族永葆活力、富有凝聚力的不竭动力与源泉。秉承“共生”理念的佳能,将继续用影像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文化保护活动当中,与中国社会共生共赢,一起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注:本文所有影像作品均由佳能公益项目组摄影师拍摄并提供

1孟琴.论数字技术在羌绣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1,43(12):125-126.

网络编辑:kuangyx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