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灾难萌化、娱乐化是价值的扭曲,别拿别人的苦当柴,煮沸自己的咖啡

不可否认,灾害中的人民,依然拥有乐观、豁达的能力。但在我看来,受灾者才有“自嘲”、打趣的资格,旁人的玩笑或调笑,一旦尺度、力度把握不好,就很容易形成礼节上的僭越和精神上的霸凌。

责任编辑:陈斌

对新闻事件进行低幼化、娱乐化“解读”早已有之。前一段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拿川渝人民的高温灾难消遣。

高温、缺电、干旱、山火、地震……这些关键词,组成了一段时间以来川渝自然和社会生态的样貌。网络上对此非常关切。重庆全民“救火”,众志成城完成灭火壮举,更是引来网友由衷赞叹,但其间,亦有怪状生发。例如,“川渝人民要哭了”一度冲上热搜。

看上去,“要哭了”这个词挺符合事实,因为的确有人在灾难中泪奔。但“要哭了”这种轻飘飘的、萌化的、娱乐化的网络流行语,实在不能也不应该拿来用作标签化表达,这与川渝人民经历的苦痛、积极的抗争实不相符、实不相配。尽管热搜词条让我们“看见”了有形的无形的痛苦,但的确隐隐地释放出一种揶揄、调笑的情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