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地方立法再突破

胡劲松所在课题组2020年做了超过10万余份问卷的调研,发现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在办园体制中如何处理好公办普惠与民办营利的关系”。

深圳学前教育条例回应了更加本土化的关切。曾有深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称,在寻找幼儿园场地时,“压力很大”。

庞丽娟在2010年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中国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总量之中,学前教育经费仅占1.2 %-1.3 %。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一般为8%-11%王录平回忆,“0-3岁幼儿到底要不要纳入学前教育法规的调整对象?当时我们一直在研讨,几稿下来都有所增删。”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2年9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下称“深圳学前教育条例”)正式施行,成为国内第49部由地方出台的学前教育条例,也是最新的一部。

条例中有不少值得注意的新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要求,创设了对举办者的禁止性规定,并将“以开设托班形式招收两周岁至三周岁的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纳入条例管理范围。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地方立法被认为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折中之法,实际上已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早在1986年,江苏省就已出台幼儿教育暂行条例。

“折中”,更多是上位法缺失背景下的现实选择。中国先后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九部教育法律,而学前教育法至今未出。自1989年发布《幼儿园管理条例》,到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学前教育立法走过了漫长的31年。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学前教育法已进入2022年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上位法缺位,一定程度上使地方学前教育立法和实施受到掣肘。多地教育局学前教育处负责人透露,包括财政投入、非编教师薪资待遇及问责制度,“条例中仍有部分规定难落地”。

收费与投入

深圳曾被视为民办幼儿园样板城市,而据本地媒体报道,至2018年,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足4%。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几年里,深圳是全国新生儿最多的城市之一,幼儿园学位需求也随之激增。2018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深圳也由此开始了一轮学前教育改革。改革后,公办园比例增加,部分民办园转为普惠园。至2020年12月,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已超过50%。

改革旨在解决各地学前教育长期面临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一些学者的调研中,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教育财政投入不够,以及民间资本入场令学前教育走向逐利等因素,都在加剧“入园难、入园贵”。

有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晒出高达上万元的幼儿园学费,调侃“贵过大学学费”。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管华曾组织调研全国140所幼儿园,发现每学期收费在3000元以下的幼儿园最多,共有86所,但也有5所收费超过一万元。

2020年6月2日,深圳,一所幼儿园外,家长送孩子上学。 (视觉中国/图)

一些地方政府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立法上。据南方周末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有23个地方公布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