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里挺好的”——言不由衷的中国式代际关系

    直到看到视频,珊珊才知道父亲五年前做的那次手术足足用了11个小时,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因为工作原因,父亲被推进手术室时,她人还在广州。

    珊珊感到一些愧疚。但她并非个例。在当代中国的家庭结构下,两代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往往有所保留,陪伴也常因工作和距离而打折扣。和父母相隔1800多公里的邢俊伟,在太原和广州两地奔波,尽管明白老人生活中的孤独,却至今仍未找到能兼顾孝养和事业的方式。北京的张坤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把她送回了河南老家。母亲有过几次住院经历,都是隔了几天才告诉他,张坤几乎时刻惦念着家里,然而疫情之下,他发觉要和母亲见上一面变得越来越困难。

    我们访谈了三个家庭,一些中国式代际关系的细节和矛盾逐渐展开,人们或多或少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和父母相处的痕迹。

    11个小时的手术

    珊珊发觉自己和父母越来越像,是在自己也做了母亲以后。这位31岁的职场妈妈在佛山已经定居了十年。

    每一个职场妈妈都必然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珊珊的工作时间往往被切分成两块:白天尽可能高效准时,回家陪伴小孩,等到晚上10点哄睡后再打开电脑,工作到深夜12点。

    在两头兼顾的辛苦中,珊珊对自己的父母有了更多理解和共鸣。“以前觉得父母唠叨,现在自己也变得唠叨,什么事都会考虑怎么对小孩最好,孩子长大之后会怎么样。”

    “长大以后”的事也包括孩子怎么给自己养老,珊珊说:“到我老的时候,希望尽量不麻烦他。”

    珊珊在通勤途中

    不麻烦下一代,是珊珊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像的表现。珊珊是独生女,2016年,父母退休后从老家来到佛山,住在离她半小时车程的地方,然而就算这样的距离,她也未能悉知父母的状态。2017年,父亲因牙痛前去就医,诊断出面部增生结节。最初父亲没有当回事,觉得结节割掉就可以,不料早上8点开始的手术直到晚上7点才结束。

    “结节的创口比预想中大,要从腿上割一块肉把它补起来,否则面部就会塌陷。补了肉还要接毛细血管,不然它不能活。”珊珊的父亲回忆。医生告诉他,术后可能会在两年的时间内留下面部肌肉麻木的后遗症,“其实现在还有一点,已经五年了。”

    珊珊父亲独自乘坐地铁前往取药点

    珊珊始终不太清楚父亲生病的细节。“他平时跟我讲的时候都是轻描淡写,之前他跟我说没那么久。”直到今天,珊珊才知道手术用了11个小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想告诉父母,请他们以后对她说得再真实一点,“但我知道其实很难做到。我跟他们沟通,也是报喜不报忧。”

    父母口中很少有困难,迁居佛山后还找了新的工作,希望“做点事,不给女儿添负担”。但珊珊已经观察到他们的改变。

    “十年前很少看到父母生病,或者去医院吃点药就好了,小感冒。但现在我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们开始要做手术了。”

    在父母日渐衰老的现实下,珊珊不得不考虑他们未来的养老问题。相比于养老院之类机构,父母更希望住在家里,“周围的环境熟悉,不会没有安全感。”但同时她也意识到,哪怕是同城不同住的模式,也无法及时照顾到父母方方面面的需求,更何况父母不愿意跟她说太细。

    “我希望能有那种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的上门服务,最好是能在家里完成的。老人对我们会有隐瞒,但如果是付费服务,他们就会想着,需要就用,不会像对子女一样怕麻烦。”珊珊表示。

    六年的切肤之痛

    邢师傅夫妻在陀螺一样的生活里绕了六年的圈,直到母亲和父亲先后辞世,夫妻二人的辛苦才画上了句点。“没有照顾过失能的病人,是体会不到的。真的经历过的人都会跟你说,特别辛苦。”邢师傅这样回顾这六年。

    起初是邢师傅的母亲因脑梗卧床。夫妻曾想过雇护工,但经过多方打听,发现钱并不能解决他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特别专业的人士,不但花费太高,而且照顾得不如自己人贴心。”

    对于失能老人,“贴心”的重要性远超想象,一位得到妥善照顾的老人甚至可以延长几年的寿命,但这给家人带来的是极高的要求和巨大的压力。卧床老人无法开口讲话,也不能自主活动,只能靠猜测来推断她身体哪里不舒服。邢师傅夫妻不分日夜轮流给她翻身,连续几年都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一夜要醒好几回。咀嚼能力的衰退则把老人能吃的食物限定在少数几种,“早餐吃牛奶和蒸水蛋,午餐吃细细的面条,晚餐就需要打成流食”,邢师傅夫妻说,“每一餐要喂半个多小时。”

    起居只是一方面,失能让老人的情绪也变得敏感。“每天三顿饭要喂,还要换纸尿裤,而且脑梗无法控制情绪,老人不分白天黑夜,随时可能会哭。我们看着内心真是很不舒服。”

    母亲在卧床三年半以后去世,紧接着是父亲的养老问题。起初邢师傅的父亲尚能自理,后来在一次病后卧床不起,也和去世的母亲一样,一日三餐需要人喂。六年下来,邢师傅夫妻的生活重心全部都在上一辈老人身上,甚至减少了对儿子的关注。

    邢俊伟父母正在给儿子视频通话

    儿子邢俊伟在广州创业,如今已经是第十年。当提起邢师傅夫妻,其实他略带歉疚:“有时候非常忙,顾不得其他,也经常会忽略掉父母。”

    母亲印证了儿子的忙碌:“即便回来,他半夜十一二点也在谈工作。”

    在自己父母从卧床到终老的过程中,邢师傅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以后咱们可千万不敢(不要)得这种病。”在内心深处,他担心给儿子添麻烦,不想让邢俊伟体验这种艰辛。

    但对于自己未来的担忧,邢师傅并不愿意和儿子交流,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儿子放心吧,我们在家都挺好的。”

    邢俊伟隐约懂得父母的顾虑,只是并不开口直说。站在而立之年的关口,他也开始思考父母的养老困境。父母短暂地到广州居住过一段时间,但生活上有诸多不便,至于将来自己是否回老家生活,全家有过讨论,但没得出结果。在两难的选择中,父母逐渐老去,儿子的担忧日渐增多。

    邢俊伟在通勤路上用手机工作

    衰老失智,是这个曾经历过切肤之痛的家庭始终存在的隐忧。未来市场上能否出现针对失智老人的专业化服务,是邢家两代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触不可及的母亲

    时间倒退回十年前,娄阿姨是镇上独一份卖凉皮的“师傅”,远近小有名气,排队买她凉皮的客人往往站满半条街。丈夫早逝后,娄阿姨的凉皮生意成为儿子闯荡首都的后盾。

    十年前张坤过得不好,北漂青年,从群演做到场务,每天的收入仅有三五十元。没有地方住,下雨天的桥洞他睡过,北影厂的角角落落他也睡过。后来他踏入灯光设备这一行,在北京成家立业。今天的张坤已经是公司老板,以他的经济实力,已经可以给母亲相当优渥的养老生活,但娄阿姨仍选择住在开封农村,坚持每天出她的凉皮摊子。

    张坤在北京打理自己的公司

    张坤一度把娄阿姨接到北京,一段时间之后母亲偷偷跟他说:“我在这里跟坐监狱差不多。”

    老人完全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她眼中的大都市,车水马龙却没有熟人,亲戚朋友全都不在身边,“出来跟瞪眼瞎一样,连厕所都找不着。”

    母亲一直都不想离开家乡。坚持卖凉皮,是为了有机会在外面跟人聊天,也不想给儿子添麻烦。儿子创业不易,她也不想问他要生活费,“我出去要饭,哪怕要一个馍,我也不叫我的孩子受罪。”

    娄阿姨在自家大院里忙农活

    母亲也不肯让张坤知道自己生病。几年前她腿酸了几个月,一开始觉得是小毛病,怕他担心,所以没说。后来疼得在地上打滚才去医院,诊断为肾结石阻碍下肢供血,手术住院两个多月。

    七年前母亲又患上了糖尿病,确诊最初母亲还不敢说,等张坤得知消息,她已经在医院里住了几天。

    “要是两三天就能出院,我就不打算跟你说了,你就别折腾了。”

    一面是母亲逞强的隐瞒,另一面是孩子割舍不下的担心。张坤基本上两三天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忙起来可能三四天才打过去,“我发现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打电话,会很自责。”然而这个行业的工作节奏,忙起来晚上甚至没有睡觉的时间,对母亲的牵挂不得不有所退让。同时张坤也发觉,自己和母亲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公里数:母亲打电话希望他回家帮忙收小麦,但他问过村长,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帮不上她了——从疫情发生地返回需要接受隔离。

    提到娄阿姨的养老,张坤说,“我挺惭愧的。”

    十年前推着凉皮小车风里来雨里去的母亲,如今身体每况愈下,在他看来,人一旦上了年纪,变化就特别快。独居的母亲,随时可能发作的慢性病,已经63岁的娄阿姨如何舒适安全地度过晚年,是他越来越频繁思考的问题。

    老龄社会的挑战

    当子女从父母身边离开,爱就必然地变得不具体。通过电话传递的是“挺好的”、“没事”、“不用担心”。中国式代际关系,是在重重顾虑中对彼此牵挂又疏远。“孩子忙,不打扰”成为多数父母的共识。报喜不报忧之下,一代中青年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了解父母的真实生活和内心感受。父母的言不由衷,独生子女“2+4”结构的巨大压力,分城而居的客观现实,父母社交的缺失和内心的孤独……他们越来越担心迟暮之年的老人如何走出养老困局?

    截至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多达2亿,占总人口比重14.2%,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作为老龄化社会的缩影,豆瓣小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中,有8万多名年轻人探讨养老问题,分享彼此的压力和焦虑。

    中国人的传统是落叶归根,如同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到的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养老观,人们对熟悉的环境、萦绕身边的亲情,有更深的依赖。无论年轻时如何颠沛流离,终老时都该回到家里安享晚年。“居家养老”给老人带来的安全感、亲切感和归宿感都更为强烈。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老年人中高达90%选择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入住机构养老。但居家养老的普遍愿望给子女们带来不小的难题。中国平安的一项调研显示,老人普遍存在着“养老资源焦虑、财富焦虑、尊严失落、子女负担、孤独等心理困扰、健康误导、就医问诊困难、专业上门护理难寻与失智易受护工欺负”等痛点。

    居家养老如何一站式解决

    原本的家庭如何改造才能适应老人的生活需要、适应老人日渐衰弱的身体机能,是年轻一代的知识盲区,也是社会关注的核心。当养老成为社会共性问题,其解决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力参与,商业保险在这一链条中,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因子,促进养老模式的变迁。

    在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中,中国平安近期发布的“平安管家”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在“高品质、有尊严养老”的方向上率先前进了一大步,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凭借“1套管家体系”、“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实现“管家专心、老人舒心,子女放心”。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之一是为客户匹配“三位一体”的管家体系。24小时在线的专属管家服务,可以为老人提供专业的陪伴和及时的响应。远程管家将从十大维度全方位了解老人的需求,进而定制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建议;智能管家系统支持语音唤醒智能音箱,提供呼叫远程管家或家庭医生、查询三甲医院、日程提醒、影音娱乐等服务功能。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大事、急事,都可以放心交给这位专属管家协调解决。

    此外,聚焦老人最迫切的需求,平安从诸多服务中精心打磨了适老化改造、1+X护理、高端体验、慢病管理、线上线下O2O文娱活动五大精品服务。

    适老化改造服务,除了为长者全屋进行细节改造及辅具配置,平安自建智能守护平台,能够借助智能设备监测居家环境、行为意外、体征健康3个方面的29项风险,时刻关注长者的居家安全;1+X到家护理服务在市面上常见的40+项基础居家服务基础上,与供应商共同创建“X”项服务内容,满足居家长者失能照料、失智护理以及到家康复护理服务需求,让长者居家更舒心;慢病管理服务依托平安健康医疗资源,通过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方案,体系化应对慢病客户居家健康服务需求和慢病需求,打造健康规律且科学的居家健康生活;O2O文娱服务为老人提供线上多元化专家课程+线下多主题专属文娱活动;特色体检服务定制了7款体检套餐,例如三高心脑血管体检套餐、防癌体检套餐等,为老人提供“检前精准适配,检中全程协助,检后专业解读”的全流程便捷体检服务。

    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平安还搭建出一套“五管十维”供应商监督体系,监督服务质量,帮助老人和子女监督服务过程,充分保障老人的各项权益。

    目前,平安管家已经完成8大场景、300余项服务的构建,覆盖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已有近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增值服务资格,超过1000名客户开始服务体验。客户整体评价良好,认为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养老不离家”是中国人共同的愿望和需要,是社会的主流选择。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主体,正在沿着人的生命周期,通过有温度的保险+居家养老服务,真正让每一位老人实现“好医、好住、好玩”的晚年生活,探索一条更加符合国民期待的积极老龄化之路。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