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样本:“超高纯度”科创之城进化论

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的武汉城市科技集群连续5年上升,居全球第16位、全国第6位、内陆地区第1位。

如果说校企联手的重点在于如何培养,那政府则立足于如何引进并留住人才,三方协同构建人才的“回流”“环流”格局。

产业集群是“超高纯度”制造的成果,也是维系科技之城正常运行的理想条件。

如何培育并激发本地投融资机构的活力,为“创新链”与“资金链”架起桥梁,或许是光谷转化链进一步畅通的突破所在。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丰雨

光谷地标之一、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城园区内的“马蹄莲”大楼。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图)

牢牢掌握科技命脉,是国之大者,是万千民众的美好追求。2022年,我国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3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拥有21个顶级城市科技集群,首次与美国并列第一。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的武汉城市科技集群连续5年上升,居全球第16位、全国第6位、内陆地区第1位。

在全球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中,别称“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以内河贸易港的起点,走出了独特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从具体的数据看,光谷验证了“超高纯度”科创之城高效运行的可能。这种“超高纯度”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该园区已形成人才和产业的高度集聚,每千人市场主体数135家,和国际都市不相上下;更深入看,聚集的人才和产业又集中在科技创新领域,从事研发的中高端人才高度集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重位居全国前列。

这种“超高纯度”堪称众多国家级高新园区和创新型城市的示范。这是探访光谷、研究光谷、总结光谷经验意义之所在。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历时一月实地调研政府部门及重点企业,以求解密“超高纯度”科创之城的运行逻辑。

研究中心调研后的结论是,“超高纯度”科创之城的运行,其精要在协同。学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间的高效协作,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上形成的互动反馈机制,共同帮助东湖高新区有效“提纯”。“提纯”提高了创新的效率与质量,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从“一个创意”到“一个产品”的落地周期。

科创之城的“人才牌”

坐拥高等教育大市武汉,光谷的人力资源不可谓不“纯”:国家教育部及武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人口密度不足2300人/平方公里的东湖高新区,周边高校云集,84所高校、128.8万在校大学生、99个科研机构、3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万千中高层科技人才汇聚于园区,以专业能力和纯粹的科研追求帮助园区提炼科技的“纯度”,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自主权。

这是发生在人才链上的奇妙互动。这首先发生在高校之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985、211高校曾开展联合办学,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成为高校共识。

其次,企业与高校合作,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更前置化地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提供人才建设的资金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减小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鸿沟”。

“在艺术和技术强结合的动漫产业,现在的人才能力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2022年9月,两点十分计划与长江职业学院筹备数字技术产业学院,校企联手做‘真正的动漫学院’。”

——武汉两点十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访谈对象

校园阶段的校企联手“育苗”,让“幼苗”有了扎根土壤的基因;而企业的接档培育,则让这种基因成为显性,从青涩到蓬勃。

“华工科技自2015年开始实施青苗计划,通过导师指导、专项训练的持续培养,缩短人才的成长周期。并通过百万创新大奖、授予虚拟股权的形式,最大限度激发其潜能。”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访谈对象

如果说校企联手的重点在于如何培养,那政府则立足于如何引进并留住人才,三方协同构建人才的“回流”“环流”格局。据招才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光谷围绕“221”特色产业体系,推行人才积分制、注册制,有选择性地招揽适用人才。在这里,不以出身论英雄,而以实干评人才。

“从我们的招聘数据来看,近几年越来越多从一线城市回流的优秀人才,愿意回到湖北、回到武汉,加入小米。武汉从‘人才的输送地’慢慢转变成‘人才的聚集地’。”

——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访谈对象

科创之城的转化奥秘

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校转化,是科创之城运作的核心驱动力。从国内外的一般经验看,科技的“纯度”越高意味着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越高。其中的秘诀在于,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和市场主体——都能很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研究中心调研发现,光谷创新链得以展开的第一步,在于主政者通过顺势而为的机制改革,释放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鼓励科研人员下海创业,到2000年开始的二十多家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从2012年“黄金十条”的颁布与实施,再到最近几年对科技成果转化四“权”的深化改革,光谷主政者始终坚持机制的应时改革,调动创新者的活跃性、积极性。

其次,在政府土地、资金等要素的支持下,高校科研成果形成了链条完整的转化路径,即校内研发、周边孵化、大学科技园成长、高新技术开发区规模化的“四级跳”模式。这一探索起步时间早、发展快,从创新创业的全生命周期给予系统帮助,为企业保驾护航。

最后,高校直接地,而非间接地或者回避式面向市场,找到了更有应用场景的研究方向;同时,企业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技术困境得以解决。企查查数据显示,十年间,武汉十所重点高校专利转让企业遍布全国。

研究中心还在调研中发现,光谷企业的创新自驱力正在增强,在校企之间乃至企业内部,创新共研以各种模式存在着、迭代着,共同维护着“超高纯度”科创之城的日常运行。

第一种是“先需后研”模式。企业提出市场需求、学界攻克技术难关。大型企业还存在进阶版:企业每年向合作高校发布年度需求清单,向高校展开系统化、规模化的研发咨询。

“创新虽然回报很高,但也有巨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一方面和同济、协和等知名大医院合作,找到医疗行业用户对产品和设备最先进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跟行业内顶级的研究院和大学合作。武汉这么多的高校,让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有很多选择。”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访谈对象

第二种是深度合作的“校企共研”模式。前文所述的小米&武汉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不仅在人才建设上协同,双方还分别带着业务应用、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开展基础性、前瞻性、交叉性及战略性科学研究课题。

第三种是“业界共研”模式。这种形式发生于上下游企业之间,如武汉华星光电与行业品牌客户一起针对行业前沿半导体显示技术开展预研合作。这既是创新链上的企业互动,也是产业链上的代表性合作。

根植于产业集群的“提纯”法则

市场是血液、是营养,科技的“纯度”要与市场的热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可以说,产业集群是“超高纯度”制造的成果,也是维系科创之城正常运行的理想条件。

当前,湖北正在谋划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通过合理定位与区域协同,不断提高经济集聚度和城市竞争力,使之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数据显示,近十年武汉重点高校专利转化数量最多的10座城市中,由武汉、鄂州、黄石、黄冈组成的武汉都市圈占据70%。而在武汉市十大高校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以武汉为核心的区域已出现集聚效应,同时与产业基础较为成熟的三大城市群联系紧密。

三十年来,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的正循环下,光谷形成了以光电子、生命健康为核心的两大产业集群。如果说光谷是由一群超高科创纯度企业积聚而成的“银河”,那这两个产业集群就是纯度最高、最为耀眼的两条“星带”,整合了武汉地区所有科创力量,拥有对标甚至引领国际水平的实力与信心。

雷军在《小米创业思考》中提出,我国与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差距,看得见的是技术实力的差距,看不见的则是制造业生态的差距。制造业的开放是必然趋势,也是长期的过程。密切的互动让企业有着相近的前进方向,也让企业对彼此的变化更加敏锐。

光谷诸多明星企业还担起产业生态打造的重任,孵化与帮扶上下游企业。并且这种产业链的协同已从封闭的高新区拓展到周边的城市群。光谷科创走廊的提出与建设,使得“园区发展与区域发展的矛盾”问题被提前预防。加快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带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产业转移,成为光谷的新战略目标。

在产业链的三方协同中,企业之间强链、补链的同时,政府也在有选择性引进特定企业,通过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的力量支持企业发展。

人才生态、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彼此深度融合,共同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环境。而在其协同互动中,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三大创新主体实现了角色的突围。

首先,高校从创新链的1-3环节往后延展。高校在培养人才、基础研究之外,大学科技园、孵化园等创业型大学的功能开始出现,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也随之存在研究、育人、创业三个身份;高校管理机制开始市场化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并“扶持上马”。

其次,企业从创新链的7-9环节向前延展。不论是小米与武汉大学还是与武汉华星光电,这种与高校、上下游联合研发的行为,都是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有益尝试。此时的企业,不仅应用研发的成果,还带着市场需求与用户偏好,渗入创新链的前端,影响研发的方向与效率。

最后,政府突破其管理者的身份定位,成为创新的引导者、链接者与服务者。作为光谷创新的主导者和推动者,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研发支持、经费扶持奖励、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店小二”服务理念渗透等多样化的参与,提高“转”的效率。

“保税检测维修中心是东湖综保区湖北省首创并且做得比较好的。我们做过预测,2022年应该有3到5家检测企业涉及激光产业检测维修。只要企业自身有创新的需求,我们会全力做好政策和资源的配套服务。”

——东湖综合保税区访谈对象

通向更高“纯度”的路径

光谷的科创“纯度”已有优异的表现,接下来可以预见的选择是精益求精,追求更高的“纯度”。

一是科技成功果转化链上的突破。首先是运营机制的突破。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光谷学界和产业界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对科研成果的价值评估失衡,降低了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另外,科研人员在产业中试环节的角色退出,影响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其次是融资难的突破。调研企业反馈,光谷科研成果产业化受到融资难问题的限制。2021年光谷129起融资案例中,超八成为外地投资机构和企业投资。如何培育并激发本地投融资机构的活力,为“创新链”与“资金链”架起桥梁,或许是光谷转化链进一步畅通的突破所在。

二是国际人才吸引力上的突破。武汉大学生丰富,产业和学科带头人接连涌现,但国际顶尖人才保有量相对不足。保持本土人才培养“内力”,加大国际人才汇聚“引力”,构筑人才“回流+环流”态势,是光谷人才工作的拓展方向。与此同时,武汉缺乏满足庞大年轻消费市场的文化供给,人文氛围与公共配套有待完善。

三是企业家精神上的突破。光谷整体市场环境良好向上,但个别企业依然用“零和博弈”的思维来考虑市场竞争。在优质政策土壤滋养下兴起的企业家,在新时代有着新的历史使命。除了通过“创造性破坏”理论推动经济发展外,还需要遵守秩序、积极进取、富有责任感等现代企业家精神。

依据上述分析,研究中心从高校、企业、政府部门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高校需要进一步着力提高成果转化力。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改革,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认证和审核速度提速,创新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转化激励机制。

企业要促进创新和经济的深度融合。一是提高研发投入比重,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创新主体中的作用;二要建立自有的新型研发机构,瞄准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问题;三要培育产业科学家,搭建企业和高校的沟通桥梁。

政府要担当科研成果转化的加速器。一是明确政府、高校、科研工作者之间的知识产权界定模式。二是探索建立更多综合性、服务型的科研共享服务平台,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通达度。在武汉十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络分析中,研究中心发现,位于苏州常熟的一家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承包了光谷与长三角地区绝大部分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这也侧面启示着光谷,可培育、扶持本土知识产权服务公司,鼓励第三方科技中介平台发挥功能,促进知识产权更加市场化地自由流动。三是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补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短板;创新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探索构建“沉浸式”的人才服务机制,打造一批消费空间、休闲空间、社交空间,丰富文化供给与公共服务保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