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无孔不入,负责任营销离我们还有多远? ——3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析

从一季度整体来看,消费者权益领域的负面事件占比呈上升趋势。3月份,有20家企业因存在虚假广告或争议性广告行为被处罚。

责任编辑:侯明辉

图:3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布

2023年3月,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共收集筛选了114件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从事件主体所在的行业看,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从事件涉及的社会责任议题看,占比前三的议题分别是合规管理、消费者权益、安全与健康。

2月相比,警示事件总数下降,其中合规管理类的事件占比下降,消费者权益和责任治理议题的事件占比上升。从一季度整体来看,涉及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占比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20家企业涉及虚假宣传

3月的警示事件中,有20家企业因存在虚假或争议性广告行为被处罚曝光。虚假广告行为包括虚构产品原料价格或产地、虚构产品荣誉、夸大产品功效等,争议性广告行为多因广告文案不当,违背公序良俗或传递不恰当的价值观引发关注。

图:3月消费者权益领域的警示事件类型及数量(单位:件)

在大多数交易场景中,企业提供的信息说明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唯一参考,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等使得消费者天然处于弱势。因此,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完整且便于理解的产品和服务信息是企业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企业营销活动和广告中,虚假宣传司空见惯。在3月的警示事件中,柠檬向右饮品店声称制作鱼子酱拇指柠檬茶的原料价格为800/斤。经监管部门调查,其两种原料分别为150/斤和60/斤,远低于宣传价格;佛山市顺德区尺度家具有限公司虚构企业荣誉并使用“美国尺度1948”“美国品牌创立于1948年”等宣传内容,故意误导消费者;玛士撒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竟然宣称普通食品“DGI面包”不仅能减肥,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虚假广告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负责任的营销应致力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公平。社会责任指南ISO 26000中就公平营销和合同实践建议,企业在与消费者沟通时,应不从事任何欺骗、误导、虚假或不公平、不清晰或模棱两可的做法,包括遗漏关键信息;不使用在诸如性别、宗教、种族、残疾或个人关系方面加深成见的文字、声音或影像。

2023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是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立意不言自明。伴随疫情影响的消退,消费回暖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正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恢复和扩大的基本保障。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相较于前两个月有了大幅提升。维护来之不易的消费复苏既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坚守责任、公正执法,更需要企业恪守正道、诚信经营。

多家网红餐厅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3月份的警示事件中,多家网红餐饮品牌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关注。

3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重庆网红火锅“牛杂火锅”万象里店吃火锅时,捞出一整只煮烂的老鼠,该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315日,网红西餐厅“蓝蛙”登上微博热搜榜,被指门店存在过期蔬菜换标签后继续用、用发黑发烂水果制作沙拉、抹布混用等问题。324日,网红烤鱼“半天妖”发表声明致歉。此前,有记者卧底半天妖安徽合肥两家门店,调查发现,半天妖门店存在使用过期食品、厨师长要求“只要不臭,都能继续用”等问题。

凭借“高颜值”设计,或“出圈”营销,一些餐饮品牌借助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俘获大批年轻消费者,成为网红餐饮。

与此同时,网红餐饮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时有发生。小龙坎、麻辣诱惑、茶百道、茶颜悦色等网红餐饮都曾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其中既有管理不规范造成的疏忽,更有漠视消费者安全健康的有意为之。

从过往发生的事件来看,网红餐饮普遍存在重营销轻管理、重流量轻质量的问题。说到底,网红餐饮的本质是“餐饮”而非“网红”,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生命线,守不住这条生命线,“网红”终究难以“长红”。

3月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一、粤华制药生产假药被罚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3月10日,广州粤华制药有限公司因生产假药“加味藿香正气丸”,被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0.6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9.54万元。

警示:药品关乎患者生命健康,药品质量安全是药品生产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在此次事件中,粤华制药不但失责,而且违法,这样的行为应坚决打击。

二、德勤因严重审计缺陷被罚2.1亿元

涉及领域:合规管理

事件回顾:在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审计服务期间,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未保持职业怀疑态度,未有效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存在严重审计缺陷。315日,财政部对德勤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德勤北京分所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计2.1亿元。

警示2021年发生的“员工PPT举报事件”引发了外界对德勤执业质量的广泛关注,监管部门历时两年多的检查证实了德勤在执业过程中存在严重审计缺陷。这显然不是业务能力问题,而是对职业操守的践踏。正如那位举报人所说,审计职业操守是所有审计从业者最低的道德准绳,如果底线都无法守住,审计工作将变得毫无价值。

三、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公司污染物排放超标

涉及领域:环境保护

事件回顾:3月16日,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因污水排放中的氨氮、化学需氧量等超标,被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处罚73万元。

警示:此次处罚源于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公司去年年底发生的两次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值得一提的是,310日和317日,该企业因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分别被监管部门处罚。接连犯错,绝非偶发事件,当事企业应切实加强日常管理。

四、奇瑞高管要求规避法律风险想办法加班

涉及领域:员工责任

事件回顾:奇瑞汽车高管要求员工规避法律风险想办法加班的内部邮件曝光,引发舆论热议。3月8日,该高管回应称,邮件要求的对象并非普通员工,邮件内容本意并非压榨员工。但对于外界关注的“规避法律风险”这一说辞,未做出回应。

警示:鼓励员工奋斗应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更不能以鼓励奋斗之名行压榨员工之实。奇瑞内部是否存在这种“规避法律风险”的奋斗,外界不得而知。但作为企业高管,“规避法律风险”的说辞显然极不负责。

五、北京城建北方集团因拖欠工资拒不改正被罚

涉及领域:员工责任

事件回顾:据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调查,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在佳莲学院里二期项目中存在拖欠257人工资的违法行为,共计358.18万元。在要求其限期改正无效后,314日,管委会对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作出处罚。

警示:拖欠工资且拒不改正,性质属实恶劣。在3月的警示事件中,另一件与之性质相同的事件是重庆蓝波湾置业有限公司未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被罚。工程建筑领域的工资欠款大多涉及农民工工资问题,当事企业应切实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制度,不拖欠、不克扣农民工每一分钱。

六、华阳股份下属分公司发生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3月25日,华阳股份下属分公司二矿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二矿随即被责令停产整顿,并被撤销二级标准化等级。

警示:在发生安全事故的两天前,华阳股份下属的一矿和二矿都因存在安全隐患,被阳泉市应急管理中心处罚。看来处罚并没有引起当事企业的足够重视。安全生产是采矿业的突出社会责任议题,理应融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管理的每时每刻,不可心存侥幸。

七、好欢螺妇女节宣传文案引争议

涉及领域:责任治理

事件回顾: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当天,螺蛳粉品牌好欢螺先后通过公司微信公众号及官方微博发布题为《女性,是什么味道?》的推文,内容引起网友广泛质疑。

警示:猎奇、擦边、触及有争议的性别话题似乎成为一些企业赚取流量的锦囊妙计。这样的做法可能不违法,但违背公序良俗,挑战公众心理。自以为是营销妙招,实则是引发谴责声讨的昏招。提升品牌美誉度需要点滴积累,同样,美誉度的降低甚至破产也来自每一次不负责任的行为的积累。

八、网红火锅店吃出整只老鼠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3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重庆网红火锅店“牛杂火锅”万象里店吃火锅时,捞出一整只煮烂的老鼠,该事件迅速引发网络热议。

警示:3月有多家网红餐厅曝出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问题,更换标签、使用过期食品等,这些行为显然不是管理疏忽,而是有意为之。我们呼吁监管部门加大日常检查力度,更希望网红餐饮企业始终坚守餐饮企业本质,把心思花在产品质量而不是营销技巧上。

九、金耀药业涉嫌垄断被罚2772万元

涉及领域:公平运营

事件回顾:3月16日,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因滥用在中国卡莫司汀注射液市场的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卡莫司汀注射液, 违反了反垄断法,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责令金耀药业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总计2772.13万元。

警示:这不是当事企业第一次因垄断被处罚。20214月,津药药业就因原料药垄断被处罚4402.26万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希望当事企业能够反思、改正,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交钱了事、屡罚不改。

十、央视3·15曝光多家企业涉妆字号美容针乱象

涉及领域:安全与健康

事件回顾:据央视3·15晚会报道,多家企业将一些披着化妆品外衣的产品进行脸部注射。涉及的企业包括: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及旭日美业商贸有限公司等。

警示: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对《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内容进行调整。其中,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而妆字号的日用化妆品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不可以被用来注射。企业应合法合规经营,消费者也需要擦亮眼睛,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美貌而忽视安全健康。

评选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评选采取专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发生的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候选事件。之后,随机邀请9位智库专家进行“背对背”投票,按总得票数由高到低评出“月度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网络编辑:伊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