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计划(下)——反思2008年的崩溃风潮﹙四﹚

创造更多货币供应是应对信贷崩溃的正确措施,这也是美国国内正在采取的做法。那么在国际上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08年改变了世界。本报获授权,独家刊发国际著名投资人索罗斯最新反思的中文版

不仅美国愿意长期维持对外赤字,其他国家同样愿意长期保持顺差。当前的金融危机不仅结束了这种发展模式,而且向人们显示了这样一种体系是多么不公——美国是危机的发源地,外围国家受到的损害却更严重

银行资金

应当在全系统内部强制执行银行重新注资方案,就像亨利·保尔森所做的那样。注资完毕后,最低资本要求应降至如6%,这样会鼓励银行的放贷欲望。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抓住目前丰厚的差额。经济将重新启动。每个人手中都有充足的流动性,同时迫不及待地要加以利用。到那时,随着通胀脚步的迫近,最低资本要求将提升至8%,而后更高,并以此来降低银行系统的杠杆率,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目标。

如果当初以这种方式执行美国的救市计划,也许可以用原先拨付的7000亿美元甚至还用不了那么多即可完成银行系统的重新注资。不幸的是,那7000亿美元已经花掉了一半,而情况较之以前却恶化了许多。两个月前完全可能的方案今天已经不再现实。这就是金融危机的显著特点:某项措施在某个时点上看似恰当,但在很短的时间内机会可能稍纵即逝。

银行体系现有的市场资本总额不会超过1万亿美元很多,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窟窿可能不止这个数。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能指望公众会心甘情愿地接手注定要落入政府控制的银行股票,政府将不得不利用区分好/坏银行的方法:受损资产、现有股权和次级债将留在坏银行里,而好银行则将获得新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