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的十年网事

一放一收间,陈一舟明白了步步高老板段永平对他说的“快即是慢,慢即是快”的道理。段永平给予的启发在某种程度上为陈一舟的几年时光做了注脚。

一放一收间,陈一舟明白了步步高老板段永平对他说的“快即是慢,慢即是快”的道理

陈一舟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三元桥一座大厦的25层,3张大办公桌一字排开。自左至右,CEO陈一舟,COO刘健,另一张原本是CFO的,现在空着,办公桌上的东西摆放得散乱而随意。

下颌宽大、眼神灵活的陈一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未上市公司的最后一个大佬”,此外,他还被贴上了很多标签:创业疯子、资本玩家、收购狂人、机会主义者。这些名词笼统而模糊地给陈一舟的网络十年,定了性。

ChinaRen的成功,为陈一舟后来几次融资做了铺垫。但这什么都不能说明,关于他的千橡互动,被媒体概括成一个反面教材,“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风投+资本市场上最热门概念=关于创业你所应知的一切教训”。

中国互联网的十年,成就了一个名利场,成功者的荣耀伴随着风投翻番的利润,也伴随着无数失意者的迷茫与彷徨。有人得意,有人失意,亦有人矗立潮头。而永远处在风口浪尖的陈一舟俨然成为互联网行业最具争议的梦想家。

跑马圈地

1998年,国内互联网缔造的传奇故事已经被无限放大。张朝阳拿到第一笔风险投资来创办搜狐网站,网易创始人丁磊将网易免费邮箱系统及163.net域名卖了119万。这些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最主要的谈资。

那时候的陈一舟,在黄砖红瓦、有着好几公里人工椰林的斯坦福大学学习,他喜欢一门名为“工业界领袖讲座”的课程,每周都有一个知名公司的大总裁来讲课,让陈一舟印象最深刻的是巴菲特和杨致远。

在陈一舟的记忆中,杨致远是一个很腼腆的人,总是盯着地板说话,那时杨致远年仅31岁,身价却已超过10亿美金;而巴菲特,看上去是个古板又平易近人的老头,他绝对不买高科技股份,理由是不熟悉。

在那一年,巴菲特不熟悉的高科技领域汇集了很多热情,以互联网公司构成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1991年4月的500点一路上扬,在1998年7月,超过了2000点,而到1999年12月的时候,逼近了5000点。

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陈一舟发起了一个斯坦福中国互联网讨论会,认识了杨宁、周云帆。陈一舟认为,“他们二人是当时斯坦福工程学院最优秀的学生。”

互联网概念在大洋彼岸如火如荼,市场的繁荣点燃了一拨人的激情,这拨人就包括陈一舟。1999年5月,陈一舟回国,那一年他刚满30岁。办公地点选在了南礼士路的建威大厦。促狭、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