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消逝词典之政治词语

人民公社/反革命罪/大字报/美帝苏修/思想改造/阶级斗争/大会战/政治审查/人民战争/接班人

责任编辑:曹筠武

[人民公社 反革命罪 大字报 美帝苏修 思想改造 阶级斗争 大会战 政治审查 人民战争 接班人]

【人民公社】

与大多模仿苏联模式的照搬过来的制度不同,“人民公社”为中共所独创。

1958年,当毛泽东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视察时谈道,“‘人民公社’是一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这已在明示,“人民公社”是一种“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

“人民公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它既是生产组织,也是基层政权,普遍存在于1958年-1984年。“人民公社好”,被人民网评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

在人民公社内,农民的衣食住行都在公社控制之下,公社是农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实体。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予他们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宪法规定,农村建立乡政府和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基层政权机构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分开设立。至此,以“政社合一”和集体统一经营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遂告解体。

(沈亮)

【反革命罪】

“反革命”与“革命”一样,本都是中性词汇。但在中国的语境中,曾是严重的负面行为。当执政者的一切行动都被纳入“革命”的范畴之后,“反革命”就有了颠覆政权、倒行逆施的政治内涵,成为政治犯的罪名之一。

最早明确将“反革命”作为一种罪行的法律,是1927年3月13日武汉国民政府公布的《反革命罪条例》。后来中共沿用了这一做法,于1934年公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中共建政之后,在195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凡以推翻人民民主政权,破坏人民民主事业为目的之各种反革命罪犯,皆依本条例治罪。”

而1979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把“反革命罪”定义为:“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都是反革命罪。”按照此部法律的规定,“反革命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十年后,随着政权稳固、社会发展,以及意识形态教条的打破,“革命”不再适合新的政情的需要。199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过程中,取消了该罪名,但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取而代之。

(沈亮)

【大字报】

大字报,既是一种言语书写形式,更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曾流行于中国。

1957年5月19日第一张大字报出现在北京大学饭厅灰色的墙壁上。很快,大字报这一形式就被反右斗争所利用。毛泽东由此称赞它是“新式武器”。

大字报的内容从不说理,意在政治宣判。它常以《毛主席语录》、国内外形势大好开篇,抓住被指控者的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的办法,上纲上线,并以“砸烂狗头”、“横扫牛鬼”结尾。私下的议论、日常的琐事都会被强行曝光,纳入公共话语评判的范围。

看上去,大字报的发表似乎是完全自发的,无需任何审批程序,但却总是与中央精神相协调。

1980年,中央取消了宪法第四十五条中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1982年修宪之时,正式取消了“四大”条文。

大字报曾因可被政权利用的价值而生,又因中共的取消而去。如今,高校内的各类招贴海报必须经过审查。现在,有人把互联网与大字报进行类比,将它们称之为非主流的民间媒体,真正贯彻人人平等原则。

(沈亮)

【美帝苏修】

“美帝”一词来源于冷战时期前苏联对美国的描述,它以共产主义的立场批判美国的围堵政策。在中共的官方语境中,美帝国主义一度是西方霸权主义的邪恶 代表。“苏修”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晚于“美帝”,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的产物,意指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对真理 的修正。中共也借此维护自己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

作为中共官方出现的高频词汇,“美帝”与“苏修”记录着时代特征,以及中国曾经历的大国关系史。

如今,失去冷战背景的“美帝”一词已变得中性,而在向西方语境中的“帝国”含义靠拢——描述美国的国家性格,及其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影响力及于全球之扩张。在民间话语中,“美帝”一词仅指美国国家本身,它的政治内涵已被消解。

邓小平复出之后,曾总结认为中苏各方都应检讨自己的错误。此后,“修正主义”这一概念开始逐步减少。随着前苏联解体和国内意识形态的淡化,现在“苏修”一词已经完全退入历史之中。

(沈亮)

【大会战】

革命战争年代的传统,一直都影响着我党的词汇库。人民军队经历了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才最终取得胜利。解放以后,随着大批干部从军队转业地方,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最宝贵经验的党,自然会把这种军事管理体制带入社会管理。

人民群众所能体会到的第一次“大会战”,恐怕是1958年的“消灭四害”,每个小学生都要挖上百个苍蝇蛹,家家的房顶上都站着人,随时准备哄麻雀 ——大会战,要的就是个“大”字。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跃进,钢铁大会战,水利大会战,全社会被动员起来参与这些战天斗地的运动。直到与人斗取代了与天斗和与 地斗。大会战才让位于“大革命”。

但这个词实际上从没有消失。在体制内,大会战依然是常态之一“百日安全大会战”,“计划生育大会战”,“扶贫开发大会战”。当国家机器需要动员时,大会战依然是最常用的形态。只不过,随着公权力从私人生活的退出,在普通中国人的感受中,大会战已经是遥远的回响。

(胡贲)

【思想改造】

“犯了罪的人也要教育。动物也可以教育嘛!”毛泽东曾言。思想改造,正是中共对原先的战俘、反革命罪犯、普通刑事罪犯以及其他普通人民群众的再教育,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共建政之后,以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最为著名。

1951年至1952年之间,知识分子开展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在中共看来,这些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长期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教育,在思想上难免留下旧社会的烙印。现在,需要帮助他们将思想统一到马列主义与党的方针政策上来。

成果显著,到1958年“反右”运动结束之时,中共已成功将政治观点强加给了知识分子。在社会范围内,思想改造也同样收效明显。知识界变得孤立无援,在知识界以外,他们很少得到理解和支持。

现在,随着其对社会控制的放松、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不再具有强制性的宣传已和当年的“思想改造”有了天壤之别。

(沈亮)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有两层含义,在马列主义历史观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进步的直接驱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具体体现。1949年以后,随着马列主义全面占领意识形态,阶级斗争不仅成为历史教育的主线,也成为指导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之一。

但中国人民所熟悉的阶级斗争,则一直与各种政治运动相伴在新中国成立的最初30年里,阶级斗争就意味着,一场接一场的政治运动,身边一个接一个的人被划成阶级敌人——这是另一个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的概念。而对敌人,当然是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

1957年,各项工作指导思想就明确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斗争要几经反复,还要持续五十年、一百 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农业出问题了,批斗地主;工业上不去了,批斗资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出了问题,批斗右派;党内出了问题呢?来一场灵魂深处 的“文化大革命”,炮打资产阶级当权派。

直到1990年代,阶级斗争才彻底重新回到书本——现在,人们很少能听到媒体上提“阶级斗争”这个概念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新世纪的和谐社会,自然也需要人们遗忘阶级斗争。

(胡贲)

【政治审查】

政治审查这个概念与“阶级斗争”息息相关。政治审查决定人们的“阶级成分”,进而直接决定人在阶级斗争中的表现。既然阶级与阶级之间是有天然的不可 调和的矛盾,那么反动阶级的人就不配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享有同等教育、工作权利,否则将对革命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要甄别出这些人,就必须有政治审 查,简称“政审”。

实际上,早在红军时期,政治审查就一直是革命的法宝之一。当时的政治审查还仅限于对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审查——旧社会的政治精英们的家庭多少都有点家底。而建国之后,政治审查则扩展到了家庭、海外关系等个人无法选择的项目。当然,有无历史反动言行依然是最重要的项目。

政治审查一直不曾彻底消失,直到现在“政审”依然是部分高校的录取指标,以及所有公务员录取必须经过的一关。而就在今年,依然爆出有父母上访,儿女 高考政治不过关的新闻。当然,如今的政审已经不考虑阶级成分、家庭出身的标签了。很多时候,这只是个程序。但可以预见,它还将永远存在下去。

(胡贲)

【接班人】

在1960年代初,针对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尤其是总结了东欧和苏联的经验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千百万革命的接班人”计划。在最开始,这些 接班人主要是遴选大中学生中的佼佼者,以确保红色政权的长远稳定。而最广义的接班人定义,则来自于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义务教育开始,人们就被分成了建设者和接班人两个群体。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必须具备那些条件呢?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第一,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第二,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 革命者。第三,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的接班人计划被“文革”彻底打断——直到“文革”之后,随之衍生出了“接班”问题,大 批回到城市的知识青年因为没有工作,顶替父母的工作,回到原单位“接班”。

直到1980年代末期,邓小平在考虑退休之际,才开始又一次提出整体的“接班人培养”问题。实际上,此后再也没有纯粹意义上的“接班人培养计划”。除了毛泽东和邓小平,谁也不可能具备足够的政治权威。在政权延续上,常规的组织程序和升迁越来越重要。

(胡贲)

【人民战争】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人民战争”是最核心的概念之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必须依靠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解放人民、保卫人民,为人民利益而战,才能打赢人民革命战争。”

在革命年代里,人民战争最大的威力在于,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在建政之后,“人民战争”的思想用于社会实践,则强调广泛参与。因为团结和组织群众已经不成问题。

中国人对于人民战争最直接的记忆,恐怕来自于电影《地道战》里最后的那句,“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伴随着无数手持锄头头戴白毛巾的青年农民们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喊声震天地向前冲,鬼子队长露出一脸惊恐之色。这样的人民,自然是不可战胜的。

与人民战争相对应的,则是全民的军事化,毛主席一声令下,全社会都向解放军学习。连、排、班的组织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忽视现代社会分工的“人民战争”不可持续。当社会重新走向正轨时,人民军队也要开始“职业化、正规化”,而民兵,也逐渐被更现代化的“预备役”所取代。当改革开放使得全社会褪去军事化色彩时候,国人再想找到过去的“人民战争”,只有去依然奉行着“先军政治”的朝鲜。

(胡贲)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