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池 自求多福是祖训

尽管有总理这名显赫的亲戚,但朱氏家族并没有因此再度发迹,朱镕基、朱天池的祖父朱访绪(荷生公)给本堂起名“多福堂”,告诫子孙“唯有自求才能多福”。

朱镕基的堂兄说,家族里没有谁沾过他的光

朱天池是从电视新闻里得知堂弟出书的消息。

对于一名83岁的退休老人来说,这条新闻让他感到一丝振奋。他的堂弟就是前总理朱镕基。

外界一直报道这位老人曾经写作过堂弟的传记,这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关于朱镕基最早的一本传记——1992年,朱天池就已经完成了4卷本近百万字的著作《长沙棠坡朱氏与朱镕基》,当时朱已经是副总理,并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掌舵者。

不过,这本书并没有得到当事人的同意,因而未能出版。

关于这名前总理的传记类作品,事实上已经出版了很多,据《凤凰周刊》报道:仅名为《朱镕基传》的书籍就有台湾新新闻文化出版社、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香港明报出版社等多个版本。香港出版的有关朱镕基的书籍还包括《朱镕基——雄才伟略》、《朱镕基大战走私集团》、《朱镕基之逆境推销术》等。美国、日本、新加坡也都有关于这位极富个人魅力的前中国政要传记出版。

朱天池说自己的书去年已经送到了朱镕基的手里,现在还在审阅中。

朱天池 图/张欢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春,朱氏全家福

家族传承

朱天池从一个美国航空信封里拿出了《本堂族谱》,这是他在美国的哥哥朱镕坚编纂的。仅从这本《本堂族谱》上,就可以查阅到朱镕基的伯父有5位,镕字辈的堂哥们多达16位。

棠坡朱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18个儿子岷庄王这一支,镕字辈是岷藩第17世孙。

朱氏家族从明至清,辗转播迁至长沙棠坡时,已不复前朝王族风采,后在朱镕基曾伯祖父朱昌琳(雨田公)这里得以发迹。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粮食丰收,谷贱伤农,达到了千钱3石的低价,朱昌琳倾其所有,并借钱大举买入,次年天灾,粮价飞涨十多倍,朱家从此“起富不愁衣食”。并开始广购田产,在城乡筑室置房。

自此,朱昌琳完成了原始积累。随后因战事连绵,清朝盐业制度改革,朱家拿到了盐业专利权,垄断了湖南五分之一的用盐量。

在左宗棠平定西北过程中,朱昌琳亦为之奔走筹划,被左大帅称赞是“君杰士也,审矣”。借助左的势力,朱昌琳的茶叶生意甚至发展到俄罗斯。

鼎盛时,朱氏家族生意遍及华中及全国各地,田产、铺面不可计数,并投资了湖南最早的近代工业,堪称湖南首富。

朱氏家族在长沙为人所称道的不只是庞大家产,据《长沙市志》的记载,朱昌琳富裕之后,乐善好施,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并疏浚新河、赈济灾民,方志中评价,他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

尤为令人称道的是朱昌琳捐资13万之巨,将湘江、碧浪湖和浏阳河凿通,历时10年竣工,这就是今天的新河。也因此善举,朱昌琳获三品卿衔,并被朝廷授予内阁学士衔。

这本来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族,但朱镕基的童年却并不十分如意。他的父亲朱宽澎排名老幺,尚未出生时父亲就已经过世,更令人唏嘘的是遗腹子的命运还传承到了自己独子朱镕基的身上。

回首童年,朱天池感慨:“细满叔(朱宽澎)是遗腹子,没想到长弟(朱镕基字长庚)也是。”

朱宽澎少有大志,而且聪明勤奋,但却正值青年时得了当时的不治之症——痨病,家里长辈为了给他“冲喜”,于是娶了一房媳妇张氏。

1928年的秋天,当朱镕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时,他的父亲已经离他远去,母亲也因感染肺病无法哺乳。

三伯父朱荣浚(朱天池的父亲)便把朱镕基接到自己家里,与刚刚出生的朱天池妹妹朱荔裳一起由妻子喂养。

此时的朱镕基与年长很多的堂兄朱经治(镕墨,朱荣浚第三子)关系最好。在朱经治90寿诞时,临近卸任的朱镕基给堂兄写了两幅寿联——“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儿孙满堂万事足;夫妻偕老百年欢。”

这是朱镕基唯一一次破例给家族人士题字,这名前总理素来以拒绝题字而闻名。

虽然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但好在朱氏家族还保持着兄友弟恭的良好家风,亲戚间的相互照顾让这对母子得以维持生活。也正是在幼年期间,受伯伯们热爱京剧的影响,朱镕基也开始喜欢上这门国粹,并持续至今,京剧成为他退休后生活的重要乐趣。

1933年,朱荣浚举家迁往江苏扬州,朱镕基由五伯父朱学方照顾,家中的田产也由其代管。等到抗战军兴,举国一片焦土,朱镕基的母亲也去世了。为维持生计,朱镕基家中田产也陆续被卖掉了,朱镕基读中学和大学都主要是靠奖学金度过,家里的照顾已经不多了。

也因为抗战全面爆发,遍及各地的朱氏子孙开始回到祖屋,从江苏回来的朱天池又和堂弟见面了,但没多久爆发了第一次湘北会战,兄弟们再度分别。

朱天池随父亲前往大后方重庆,朱镕基跟伯父朱学方一起留守长沙,并随后辗转湘西等地。镕字辈兄弟自此分别,再也没有大团聚的时刻,每个人从此走出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朱镕基历经广益中学、国立八中、省立一中后,走出了湖南,并从清华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自求才能多福

朱天池找过朱镕基办事。

这也是他们兄弟47年后的再一次见面。

1986年夏天,邵阳市水泥厂争取一个扩建工程, 派了朱天池等几名干部去北京“跑部”,此时朱镕基为国家经委副主任。

到北京后,朱天池找到了二姐夫刘观璧(在北京工作,当时已退休),再由刘陪同到朱镕基的寓所拜会,但事先没有通知朱镕基。

尽管已经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分别,朱镕基还是马上认出了堂弟,兄弟们开始聊起当年往事与今天的境况。

朱天池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当时湖南省上报的水泥厂扩建项目有两个,邵阳市水泥厂要和省内另外一家企业一起竞争唯一的指标。朱天池希望朱镕基能够帮忙打打招呼,却遭到了直接拒绝:“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有关部门经过认真论证后慎重作出决定,哪家合适上哪家,要严格按科学程序办理。”

后来,经过公开评比,邵阳市水泥厂胜出,扩建工程被立项。朱镕基得知后非常高兴:“凭实力说话,人家才会信嘛!”

后来,为市水泥厂扩建工程的其他事项,朱天池又专门赴北京找过朱镕基一次。这一次朱镕基态度更加明确:“云哥,你来做客我很欢迎,但以后不要为地方上的事情找我,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办理。”

朱天池临走前,朱镕基特地叮嘱他:“我们家的兄弟姊妹很多,他们来求我帮忙,我不帮不好,可有些事情一帮又丧失了原则。请你跟亲戚朋友们讲一下,体谅一下我的难处。”

和朱镕基关系最好的堂哥朱经治也是一样,他的儿子朱匡宇(曾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从上海纺织系统一个普通工人干起,在朱镕基就任上海市长之前,已经是上海市纺织局党委副书记。朱镕基到上海后,对朱匡宇说:“匡宇,我在上海一天,你就不要想升官。”

朱镕基在上海4年,朱匡宇始终没有动过位置。

朱天池说,家族里没有谁沾过朱镕基的光,他退休前曾经是邵阳市水泥厂高级统计师,家里非常普通,唯一显眼的是一台液晶电视机,这是孙子结婚时购置的,现在一家四代同堂,住在一套远离市区的公寓楼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大刀阔斧改革中,水泥厂被改制收购,朱天池现在每个月有千余元的收入,家族里还有好几位镕字辈亲人都先后下岗、失业。

尽管有总理这名显赫的亲戚,但朱氏家族并没有因此再度发迹,朱镕基、朱天池的祖父朱访绪(荷生公)给本堂起名“多福堂”,告诫子孙“唯有自求才能多福”。

“这是我们的家训,朱镕基也一样遵守。”说这话时,朱天池已经83岁了,年轻时他曾经参加中国远征军,担任过少尉军官,后来回到家乡进入了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分配至邵阳工作至今。

在夏日燥热空气里,从老人眉眼间依稀能看出那位著名堂弟的面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