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不是平等互惠,而是片面最惠”

"台湾朝野之间的论战,事实上已经导致ECFA协定的天平开始向台湾一方倾斜。"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称,签ECFA时将会坚持“三不”,“不矮化‘主权’、不开放大陆劳工、不扩大农产品进口”。

责任编辑:马昌博 李梁 郭力 资讯 陈斌 实习生 何旭

两岸ECFA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经过两年酝酿,两岸经贸合作协议(ECFA)终于即将进入实质谈判阶段。

协议一俟签署,两岸获得的经贸利益自不待言。而更具长远意义的是,在两岸民间的红十字会谈判、半官方的海协会海基会两会谈判之后,如果ECFA谈判能展开两岸“政府间”谈判的试验,或许会对未来的“和平协议”谈判,开启全新空间。

南方周末推出“两岸ECFA”系列报道,持续关注国家统一进程中的这一件大事。


台湾朝野之间的论战,事实上已经导致ECFA协定的天平开始向台湾一方倾斜。

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称,签ECFA时将会坚持“三不”,“不矮化‘主权’、不开放大陆劳工、不扩大农产品进口”。

“为什么大陆想签,就是四个字——民族情感。”看清这点之后,就能理解ECFA背后有历史和政治考量,“所以沉淀出来的ECFA不是平等互惠,而是片面最惠”。

9月中旬在南京举行的台湾名品交易会上,台湾商品借马英九玩偶促销。而两岸ECFA谈判显然需要两岸领导人更大的智慧贡献。 图/CFP

1979年l月l日,大陆发布《告台湾同胞书》,两岸经贸自此打破隔绝。

此后30年间,两岸经贸关系在走走停停中向前。及至今日,大三通已实现,大陆更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每年台湾40%的出口流向海峡对岸。

所以,ECFA,“两岸经济合作协议”这个制度化的经贸协定,冥冥中被推到了历史跟前。

10月25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释放大陆加速ECFA的明确信号,“愿与台湾方面协商,争取年内在两会框架下尽早启动两岸经济合作协议的正式商谈”。国民党智库“国政研究基金会”则说,“即使一天也不能等”。

那么,非政治化的ECFA对于两岸究竟有何等意义?在两岸未知的交汇中,ECFA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对台来说不得不签

10月22日,大陆公布的智库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比台湾公布的名称少了“架构”二字。台湾“陆委会”发言人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