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编外法官上访讨要身份

"这是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群体,他们是中国法院里的“代课教师”,他们的命运沉浮折射出法官在职业化过程中必然承受的尴尬,作为制度变迁中的牺牲者,他们的未来怎么办?"

责任编辑:赵凌 实习生 刘志杰

这是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群体,他们是中国法院里的“代课教师”,他们的命运沉浮折射出法官在职业化过程中必然承受的尴尬,作为制度变迁中的牺牲者,他们的未来怎么办?

鲤鱼跳法院

他们的名字并没有被列入法院的编制,他们是以编外人员的身份走进法院大门的。

11月3日,早晨八点,刘建像往常一样准时走进青县人民法院高大气派的新办公楼。

河北省青县,位于华北平原东部的一座小城,虽然紧靠京津,但并不为外界所熟悉。八十余人的青县法院是一个普通的基层院。

多年养成的老习惯,刘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沏上一杯热茶,在袅袅茶雾中开始一天的工作。最近刘建研究的是劳动法律文件汇编,目的不是为了审理案件,而是在准备自己的上访材料。

“上访面前人人平等,法官也没有特权。”刘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在法院工作了20年,到头来还没有编制,还要上访为自己讨说法。”刘建现在是行政庭的“法官”,在这个法院工作了20年,审了无数个案子,但至今都是编外人员。

时间回溯到20年前,80年代末期的青县法院,面临着基层法院共同的难题——审判力量严重不足。十年浩劫,公检法被砸烂,法院陷入瘫痪状态,高等院校法学院系基本上停办。直到1978年,法院才逐步恢复正常,整个法院系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1989年8月,青县常委会研究决定,由青县组织部和青县法院共同组织考试,对外公开招聘书记员。

尽管已经过了20年,但是刘建对当年那场改变自己命运的考试仍然记忆犹新。

“知道法院招聘考试的消息是7月初,当时我正在准备高考,家里让我考军校。”刘建回忆说,“县里机关工作的亲戚说,考进了法院就是国家干部了,不但发制服还发手枪。”

成为国家干部,对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充满了无法阻挡的诱惑。相对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刘建觉得法院的招聘考试更实际一些。最终他放弃了已经准备了一年的高考,开始攻读那些从来没有碰过的法律书。

已经退休的王青(化名),当时担任青县法院副院长,主持了那次招聘考试。王青回忆说,当时法院有编制的法官只有二十多人,案子太多根本审不过来,而且在编人员中主要是复转军人,年龄偏大而且学历普遍较低,很难适应当时法院工作的需要。

“当时学法律毕业的人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