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大收购,谁赢谁输?

当中国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之时,中国民企正在将悍马、沃尔沃这些知名汽车品牌收入或即将收入囊中。与之桴鼓相应的是,财大气粗的央企们也正在能源领域里发力海外收购。当这两股力量冲向世界的时候,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当中国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之时,中国民企正在将悍马、沃尔沃这些知名汽车品牌收入或即将收入囊中。与之桴鼓相应的是,财大气粗的央企们也正在能源领域里发力海外收购。当这两股力量冲向世界的时候,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今年夏天,当四川腾中重工正在策划收购通用旗下的悍马品牌时,该公司的总裁和副总裁飞到北京,向老专家梁训瑄请教。

梁训瑄是原机械工业局机床工具工业局局长,搞了一辈子海外采购和海外收购。他提出的建议很简单:“一定要掌握技术,而想要掌握技术,就一定要控制工厂和人才,因为没有人才和工厂特殊的机床和制造设备,即便买回图纸,我们也制造不出来。”

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图。  图/CFP

 图/CFP

这是一条有切肤之痛的经验。梁训瑄在1976年就遇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并购机会,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道,由于国内认识上的差距,“我们那时根本不知道买厂,只知道买设备”。

当时他到美国主持购买一种用于在飞机发动机上打小孔的特殊设备。谈得差不多时,美国企业主突然告诉他,该设备的生产厂家现在正面临收购,并向他提出,既然你们要买设备,为什么不连工厂一起买下来呢?这样连设备带人才都是你们的了。“当时就没听说过能买厂这种事,我算是接触国际采购比较多的都不知道如何对付,何况是国内其他人呢。”结果,自然是错失了这一机会。

2003年美国Ingasol财团因资金问题,要卖掉旗下的德国Waldrisch-Couburg机床厂和另一间机床厂,由于有着最先进的重型机床设备技术,这两家厂有着“世界机床皇冠上的明珠”之称。

但2003年的时候,国家没有很明确的海外投资战略,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不愿给企业外汇用于收购。最后,梁训瑄在一次活动的时候,找机会向贾庆林反映情况,贾庆林特事特办,梁训瑄才得以顺利拿到外汇。“海外收购是机不可失的事,如果要按正常的渠道审批,黄花菜都凉了。”梁训瑄说。

时过境迁,中国的外汇储备早已成为全球第一。政府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动企业出兵海外收购。“从两三年前开始,国家战略才开始正式鼓励海外收购。”梁训瑄说。

7年前,中国海外并购的金额仅为27亿美元,但到了今年的第三季度,7年来的海外并购总额已达到1168亿美元。其中,国有超大型企业的并购金额占据了绝大部分。在产业分布上,地方和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获取市场和技术的制造业,中央型国企则集中于能源、矿产和金融业。

“用死鱼的价钱买了条活鱼”

10月9日,腾中重工与通用达成协议,腾中将以1.7亿美元左右获得悍马品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