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致敬】2009年度图书(虚构类):莫言《蛙》

第一次深入触及了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问题。超常的想象力,结构的新颖与缜密,可见出莫言对小说表现形式坚持不懈的探索。作品状写近在眼前的历史和身处其中的现实,聚焦生育政策引发的种种情状,呈现出矛盾的人物、尖锐的问题、困惑的思考和文学的悲悯。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王华 许斯佳 李颖

致敬理由:

第一次深入触及了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问题。超常的想象力,结构的新颖与缜密,可见出莫言对小说表现形式坚持不懈的探索。作品状写近在眼前的历史和身处其中的现实,聚焦生育政策引发的种种情状,呈现出矛盾的人物、尖锐的问题、困惑的思考和文学的悲悯。对于莫言来说,处理即使是“计划生育”这样的具体主题,人以及人性仍是小说的不变主旨。在《蛙》中,莫言收敛了刺激感官的澎湃语言,节制了飞离地面的不羁想象,选择更加平和、从容的书信体叙述方式直面主题,以一个作家所具有的最真诚和谦卑的态度,毫无保留,不加矫饰。整部小说围筑于一种宽广、深沉的情感之中,试图将历史实践中的创痕抚平。

感言

我在故乡高密,得知《蛙》被南方周末推选为年度文学致敬作品,心中很是激动。

回到故乡半个月来,每天都与乡亲们交谈,对当下的农村生活有了很多新的看法和理解。其间自然也谈到了计划生育问题和我的《蛙》。计划生育,依然是当前农村生活中重大的问题,也是千百万农民——大概也包括大部分城里人——所关心的问题。我的《蛙》在我的故乡,大概是我的小说中被阅读率最高的一部小说,尽管从出版至今也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这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乡亲们与我谈到这部小说时,多半认为我写得比较真实,但很多地方写得不够。他们向我提供了很多我无法想象的故事,其中有些情节从文学意义上来看精彩至极。也许,我真的需要就计划生育这个问题再写点什么。

《蛙》出版后,我接受了很多媒体采访,多次强调,《蛙》是因为人物而产生灵感和激情,也是把塑造人物、展示人物命运作为最根本的追求,我的乡亲们之所以比较喜欢我的这本书,也是因为书中的人物,让他们联想到他们熟悉的人和他们自己,当然,他们也从书中读出了我。

我想,此书之所以能获得来自南方周末的致敬,也是因为我的小说写了人,给了人理解和尊重。

谢谢各位评委和广大的读者。

莫言2010.2.9

● 终审委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思和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顾 彬 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

李敬泽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许子东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

阎连科 作家

张 炜 作家

张悦然 作家

● 提名人(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晓明 程永新 耿占春 何言宏 霍俊明 李 洱 李建军 李少君 梁文道 林建法 刘绪源 施战军 孙甘露 孙 郁 吴 玄 谢有顺 阎晶明 章德宁 张清华 张新颖 止庵 宗仁发 周晓枫


2009年文化原创榜网络投票分析

图书虚构类

虚构类图书在本次投票中投票率最低,阿来的《格萨尔王》和莫言的《蛙》在投票中领先,在可读性上,超过一半网友对《蛙》给出了“可圈可点”的评价,《格萨尔王》的影响力和原创性也获得了相当的肯定。(莫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