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村庄“纪委”防止村官腐败——广东蕉岭“草根式”权力平衡样本观察

在经过了数年的农村治理改革试点后,“农民的表达欲望和能力甚至比记者还强”。

责任编辑:郭力 李梁 马昌博 实习生 丁婷婷

芳心村设立了村务监事会,就如同在农村设立了一个“纪委”,用以专门监督村委会。

“有利益的地方,就要有民主伴随,农民第一找到了草根式的权力平衡方式,第二个是发现了可以监督的公共权力,这是值得欣慰的事。”

蕉岭模式面临的考验是:如果上级政府力量退出,这种治理模式能否靠农村的内生力量顺利运转?

“徐老师,我还想再问您一个问题!”蕉岭县广育村民黄增辉第二次举手发问。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最近走访了广东省蕉岭县广育村,他颇感意外地发现,在经过了数年的农村治理改革试点后,“农民的表达欲望和能力甚至比记者还强”。

蕉岭县广育村是蕉岭县纪委和徐勇的农村治理改革实验试点村之一。它是蕉岭有名的问题村,这里1600年历史的“明月古道”,见证了从中原向南迁徙而至的客家人历史,许多客家人和宗族矛盾一起在此落地生根。

2007年11月,在蕉岭县纪委的推动下,一场以防治村官腐败为初衷的农村治理改革试点,在广东省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悄然启动。一个叫做村务监事会的组织在这个村建立,专门监督村委会,如同在农村设立了一个“纪委”。

几年来,蕉岭逐步形成以“基层两公开”、“干群对话会”、“会议召集组”、“村务监事会”等,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模式。

蕉岭成了农村民主监督的“晒谷场”。在专家和媒体的眼中,“蕉岭模式”开启了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探索模式,具有长远的价值。“农民一旦学会解决村庄公共问题的方式,会在村庄记忆当中得以保留。”徐勇说。

广育村村民驻足观看南农实验。 图/毛志勇

小村官要防大腐败

蕉岭县纪委书记卢尧生是这项改革的直接推动者。“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