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兰 我们都是小东西

45岁的吉儿·卡普兰(Jil Caplan)高挑、瘦削、靡丽,几曲香颂,唱尽情路甘涩。

“世界上的爱情,结局似乎都不怎么美好。爱情的前两年都是美好的,但过了第二年就很难讲,需要找到新的相处模式,或者需要稍微疏远一下对方……当然,我这里有个积极的例子,我和老搭档让-克里斯托弗·厄本(吉他手)相恋6年了,我们依然幸福。”

4月28日夜,在中国各地巡演了10余场后,卡普兰一行在上海画上句点。几位法国中年人,特地赶来捧场——“我们年轻时都爱听她的歌!”

Caplan

1980年代,20岁刚出头的卡普兰曾是法国流行乐坛偶像。首张个人专辑《未满21岁》中,她唱出了花季少女的心声,获得强烈反响,主打歌《啊,每天晚上》很快登上电台50佳金曲。

“那首歌非常短,只有6行字,出来时是很反叛的,因为当时还很少有女生对男生这样表达——‘哦,我好想要你啊!’”

卡普兰原名瓦伦蒂娜,生于秋天的巴黎。“我很喜欢加里·格兰特在希区柯克电影《西北偏北》中扮演的那个男主角,他被误认为一个名叫卡普兰的人,我就选用卡普兰做了艺名。”

她父亲是印刷工人,母亲在合唱团领唱,童年记忆中充满了父亲大衣上的油墨味、锅炉味,以及巴黎地铁里的各种气味,日后歌词中的生活气息就此打下了底色。母亲的熏陶则大大激发了她对文艺的热情,儿时卡普兰就喜欢在家高唱《卡门》。作为独生女,书籍成了她最好的伙伴,12至18岁,她几乎阅读了父母大书架上所有的作品,左拉、巴枯宁、亨利·米勒,她照单全收。每周三母亲总会领她到拉丁区的电影院去,“德国导演法斯宾德的作品是我的最爱,他是天才,他的电影总能将人性中的很多种极端元素,爱情、暴力、仇恨……混合在一起,太棒了!”

19岁那年卡普兰考入巴黎索邦大学现代文学专业。大学期间她几乎每晚流连于巴黎最先锋的俱乐部。一次戏剧排练中,她认识了当年法国最著名的流行音乐制作人之一杰·阿朗司基。阿朗司基被她的嗓音折服,催促卡普兰开始她的音乐之旅。

1987到1993年之间,卡普兰与作曲阿朗司基创作了3张畅销大碟,为听众带来了感性、深沉的音乐,成为1980、1990年代法国年轻人的共同记忆。1992年,她荣获法国音乐大奖赛最具潜力女星奖。

“20多年前第一次在大街上听到别人哼唱自己的歌曲,知道自己的音乐感动了别人,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即使现在,法国街头还能看到有人模仿我当年那个发型,很感动。”

一段沉寂期后,2001年卡普兰携新专辑《洪水》复归,成熟的唱腔、朴实无华的曲风不仅承袭了法语香颂的经典意味,又加入许多电子音乐的新元素,呈现出多样、层叠的风格。

“法国传统音乐对文字特别注重,歌词引发了很多情绪。法国人有种做音乐的思路,每次创作都希望别人知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问题,不像英美的路子,让大家一起唱个歌、一起跳个舞那种。”

2007年卡普兰与故友阿朗司基再度合作,发行了第7张专辑《门后》。11首或喜或悲的诗意作品,裹上丝绒般略带金属质感的嗓音,使昔日粉丝耳目一新。

卡普兰亲自创作的歌曲《小东西》,歌词简洁,一语道破了现代人的空虚——躯壳外的世界日益丰富,内心却惶惶没有着落。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促使我去创作,最近一次一个人在家,在沙发上睡着了,两天之内电话铃都没响过,也没人到家里来。当时我觉得,可能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我想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感觉。这样想来街头乞讨者的境地就更可怜了,就像被弃的动物,只想找个窝。从中我得到灵感,写了《路上的一头驴》。”

(感谢上海法语培训中心对采访的帮助)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