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牌、黑车及其他

若不是上车牌手续繁琐并且高收费,不会诞生偷牌产业;若不是政府严格控制出租车市场准入,导致正规出租车成本高昂而且供应不足,不会产生所谓的黑车现象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若不是上车牌手续繁琐并且高收费,不会诞生偷牌产业;若不是政府严格控制出租车市场准入,导致正规出租车成本高昂而且供应不足,不会产生所谓的黑车现象

在青岛听说了一个小段子:老王早上去开车,发现车牌丢失,车门上贴一告示:“鲁B5F×××,车牌在此,薄酬100,电话187642501××,信誉至上,绝不再偷!”据说这是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新兴起的“产业”,当地人笑曰:偷车牌“商机无限”。

偷车牌在各地时有耳闻,确乎是中国特色的“产业”,而那些早早进入汽车社会的国家里,这个产业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其他地方,也都是有偷车的没有偷车牌的。原因很简单:车牌不值钱。在我们这里成了“产业”原因也很简单:车牌值钱,价格至少是赎回价100元的两倍,还要去公安局挂失、去车管所补办,费时费力,来回几趟都不一定办得下来。所以,小偷出的价还是很“公道”的。

偷车牌事太小,公安局都不会立案,顶多给当事人添堵。黑车的事可就大得多了,甚至能到人命关天、社会稳定和依法治国的高度。2009年中国的一大新闻事件——上海“钓鱼执法”,起因就是黑车。其过程之诡谲、结局之突兀、众说之纷纭,堪为中国版之罗生门。此事已不了了之,深得中华文明之精髓。

更为令人遗憾的是,各地似乎都没有接受上海事件的教训。或者说,根本没有检讨“钓鱼执法&r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