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造富神话的幕后推手

高市盈率、业绩下滑以及层出不穷的丑闻,构成了创业板的奇特景观。在一批批富豪从创业板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同时,券商、私募等投资机构也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和形形色色的咨询机构等角色一起发力,推动着更多造富神话的诞生。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高市盈率、业绩下滑以及层出不穷的丑闻,构成了创业板的奇特景观。在一批批富豪从创业板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同时,券商、私募等投资机构也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和形形色色的咨询机构等角色一起发力,推动着更多造富神话的诞生。

创业板的造富诱惑,让众人趋之若鹜。 (CFP/图)

数月来,在大批企业涌向创业板的过程中,苏州恒久、新大新材等一系列IPO丑闻频频发生。

今年1月,有媒体曝光苏州恒久实际早已失去了对多项核心技术的专利权,而公司隐瞒了该事项。最后苏州恒久在创业板挂牌前夜撤兵。5月,新大新材因其主营业务及其生产技术涉嫌侵犯河南醒狮的专利权及其公司产品特有名称,而在创业板挂牌前被叫停。

这一现象,可归因于创业板“造富机器”的强大诱惑力,也凸显出违规成本低廉所带来的激励效应。

不久前,证监部紧急发函,称“对5月1日前上报的IPO在审项目进行全面核查”;5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明确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的立案追诉标准;接下来,《人民日报》一周内连续发表五篇文章,直指证券市场内幕交易。

事实上,股市丑闻并非自创业板始。但自创业板半年前诞生至今,频繁发生的丑闻,也让人们不得不反思其背后的诱导因素。

利益之盟

在全球股市低迷的背景下,诞生仅7个月的中国创业板的强大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截至5月20日,88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募资647.57亿元,超出预计募资额448.93亿元,超募比例高达3.26倍。

与此同时,创业板企业的发行市盈率也不断创下历史新高,部分个股甚至已出现逾100倍的市盈率。即使在经历了大幅调整后,5月24日,国内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仍高达64.3倍。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大批创业板公司业绩显著下滑。

在创业板所引发的新一轮“造富神话”中,一个拗口的英文词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口中,那就是“Pre-IPO”(企业上市前投资)。这个词本来是风险投资业内的专用术语,由于创业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发展阶段和规模不同,往往需要多轮融资,而在企业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