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话语包装下的传统政治

辛亥革命已近百年,时至今日,学者完全可以理性审视历史,把“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放在更宽广的背景下去思考,既可引以为戒,警示后人,又能启迪智慧,寻求化解两岸政治协商难题的方法。

责任编辑:刘小磊

从胡汉民的“党是保姆”到 “党是母亲”,国民党的“以党治国”理论已臻成熟……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一书,视角独特,思路开阔,征引文献,十分丰富。作者跳出窠臼,独辟蹊径,以“革命”与“反革命”为切入点,探究民国初期政党运动兴起的社会根源,重点解析国、共两党的成长史和斗争史,立论新颖,颇有见地。

“立宪”与“革命”,是清末政治斗争的主题。民国建立,立宪派并未偃旗息鼓,他们另起炉灶,组建新党,同盟会也与其他政党合作,成立国民党,在宪政体制下,与其他政党以议会为舞台展开新一轮政治斗争,此乃宋教仁被刺之前的一般情形。作者显然注意到了清末民初由传统的“帝治”向现代的“党治”转型时期的一些政治现象:“法无定规,权随人转,一切都在‘党章’、‘党纪’、‘党权’、‘党治’、‘党统’等旗帜和名义下进行,一切又以实力较量和权力权谋为依归。……传统‘帝治’向现代‘党治’的转型,变的更多是外在形式,而不变的,则可能延续在中国数千年的深层政治文化之中。”(王著,p226,下引王著,只注页码)鉴于此,作者提出一个问题:“那些早已熔铸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p101)

从“正统”之争到袁氏称帝:民初三大势力的争斗

民初政党,能在社会上呼风唤雨,杯葛行政,形成一派势力者,其根基多在清末即已形成。考察清末政治改革的进程不难看出:立宪派远比同盟会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其在政府、官员、士绅和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革命派”,立宪派和袁世凯在迫使清帝退位一事上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