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国家”走向“公民国家”当前民族研究的困惑与出路

应该认识到“民族国家”的局限性,适时推进“公民国家”建构。

责任编辑:戴志勇

建国初期,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家建构呈现明显的“阶级国家”特色,近年来则呈明显的“民族国家”建构趋势。但应该认识到“民族国家”的局限性,适时推进“公民国家”建构。

强化各民族的“公民意识”,前提是国家建构的“公民化”。

近年来,执政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确立为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两大主题。然而,在民族研究界,很多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定式,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影响到人们对民族问题的观察,有不少问题亟待思考、澄清。

当前民族研究的七大困惑

无论是在报纸杂志上,还是在专业学术会议上,民族问题是热门话题,争议也多。不乏建设性的探讨和争论,但许多研究良莠不齐,许多观点自成体系且针锋相对,极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在民族平等的理念上,一些人鉴于俄罗斯新宪法去掉了苏联时期宪法中的“民族平等”,从而建议:淡化、不提“民族平等”,只讲“公民平等”。

——在民族意识与国家凝聚力问题上,有人主张培养和强化各民族共同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也有人热衷于旨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建构,将原来作为中国各民族“总称”的“中华民族”族裔实体化,推进“中华民族”语境下的“国族”建构。

——在国家政治制度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有人主张要在“自治”中淡化“民族”而强化“区域”,甚至取消民族自治本身。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问题上,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全社会已形成共识,并不断加大投入;有些人则认为发展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F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