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做对了什么——解读《中国经济制度》

中国经济制度是被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环境逼出来的,换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采用中国经济制度不一定有好效果。

责任编辑:刘小磊

2009年10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了张五常教授撰写的《中国经济制度》一书。可以说创造了学术著作发行的纪录,一年之内卖出了八万多册。还有很多年轻人从网上直接下载电子版,也有大学将其作为研究中国经济制度的经典教材。是什么让一篇学术著作如同畅销小说一样受到如此追捧,在什么背景下年逾古稀的张五常教授写下了这鸿篇大作?

两位老人的情怀

200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97岁的科斯教授决定拿出自己的诺贝尔奖金,在美国召开中国经济改革学术研讨会。这位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长期以来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他说,从小读《马可·波罗游记》,对神秘的中国充满了好奇心,中国在唐宋元时代所拥有的财富世界第一,到了近代突然衰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种大起大落让他看不明白,因此就决定在美国召开中国经济改革研讨会。他希望张五常教授撰写一篇论文作为会议开场文章。同时邀请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为该文章的评论者。 为科斯写文章,张五常教授决定舍命陪君子。他首先写下了11篇系列文章《经济学的缺环》作为前期准备。然后在2007年7月动笔,一口气写了三个星期,昼夜不分,足不出户,终于写出《中国经济制度》一书。这篇被科斯称作“完全符合我的要求”的大作,在大会上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

        

“中国做对了什么?”这个大哉问,是张五常《中国经济制度》一书的灵魂 (CFP/图)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年的历程,建立了拥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体制。这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又经过人民公社、大跃进、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浩劫,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的国家,如何脱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走向民族复兴、国力强盛,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若能成功破解中国奇迹的密码,将是对人类知识积累及历史进步的一个贡献。张五常教授称有机会以这篇文章结束自己四十多年的学术著作生涯,是上天的恩赐,大呼“天助我也”。

在美国召开中国经济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