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三是这么过来的

关于《高中生该不该关心社会》的问题,我个人感觉,至少在北京,关注社会百态并不与准备高考冲突。

其一,老师的引导很重要。拿我们的政治课为例,我的高中老师(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经常上课前给我们一些近期的时事,比如联系《政治生活》那册课本上的美国政党制度专题,老师会补充有关近几年重要的大选、中期选举,上课一起看相关文章如《美国宪法的“默许权力”和联邦至上原则:马卡洛诉马里兰州案》;在讲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上,会介绍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货币互换协议等概念,这也便于我们在平时看新闻时有个宏观的了解,这也为以后要学习经济的学生提供了更广博的知识面;不仅如此,还经常给我们一些学者的新 观点,就是在高三,我们认识了张维迎、俞可平,大家一起看《郎咸平说》,以他们的认识补充我们对书本的理解和现实的理解。高二开始历史老师推荐我们读《南方周末》。我们也经常提及世界大势,对某些政治人物甚至大家一起调侃。讲民主、讲自由时曾看过:《萨科奇:民主的奇迹还是民主的终结?》《民主是个好东西》等等。这些文章我到现在都留着(老师都是拷给我们电子版)。很多人都是每晚新闻联播时间吃饭,手机报也是课间或上课走神时的消遣。这些积极扩展的思路和具体扩展的内容,到现在我都受益匪浅。

其二,氛围也很重要。我们所在的班级,不会因为你是一个天天死学以致成绩非常好而羡慕、推崇,相反,越是学习好的同学,其见识和思索的深度和广度更是其他人所不及,我们会以见多识广为荣,语文课的作文分享经常会演化成两个同学关于世界起源的激烈争论,面红耳赤,好不爽快!两个最容易交锋的同学:一个去了北大,一个去了人大。

其三,现在高考改革加了很多时事的内容,话说北京曾经在会考题出过:国家最高自然科学奖的得主,雷倒一片,这是思路之一,但更多的高考时事题,题中一般会阐释背景,平时多加分析也对此大有裨益,而且多了解背景能在很大程度上强信心。对于理科生,我没什么发言权,但我作为文科生一直很关注也喜欢理科。我认识的考上北大清华还有国外好的大学的同学,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有不浅的思考。

我对这位读友根据我上面阐述的两个想法提两个建议:

1.有像我们那样好的老师(我认为是好老师,想到这里还是有很大的幸福)固然好,如果没有,这些工作也可以自己来做,抽时间看报(纸质报、手机报、网站,“无所不用”)、听新闻(电视、广播)。再看几年的状元介绍,很多也是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丰富的课余生活。课外的知识在长期看来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积累的确对我们大有裨益。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成绩主要还是出自效率。

当然,如果不太能很好求得最大效率,那还是先以学习为重吧,毕竟,中国的大学还是重在自己,能上港北清就去港北清吧,其他大学除了很具有特色的其他真没什么区别,但以学习为重绝不意味着与关注社会势不两立,就算看看实际性价比,看南方周末、三联等等既有利于文笔的提高,也有利于作文的素材,还有利于逻辑的提升。

2.与有同样爱好的同学交流,经常讨论讨论,我就与同学讨论时事问题然后提出质疑,查各种资料、问老师,这个过程是种享受。当然,是在不大量占用学习的前提下。毕竟,你在这个教育体系中。但是还是那句话,关注社会与学习不对立,是掌握好度的前提下相互促进,也许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

我也无法告诉你到底你现在是去做题还是看报纸,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看个人具体情况,以上是我当时的情况,和一些宏观上的建议。题外话,高中的马哲现在看来我是十分感激的,实事求是。

网络编辑:休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