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周年 各国际组织总结救援工作

距离灾难的发生已过去整整一年,而从参与救援与重建的各相关机构和组织新近发表的报告来看,海地的境况却依旧令人担忧。

2010年1月12日,一场7.3级强烈地震袭击了加勒比岛国海地,造成近23万人死亡,130万人无家可归。时至今日,距离灾难的发生已过去整整一年,而从参与救援与重建的各相关机构和组织新近发表的报告来看,海地的境况却依旧令人担忧。

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报道,联合国多个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近日纷纷发表报告,对海地援助工作进行了总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7日发表了一份名为“海地的孩子们,一年之后——重建援助任重道远”的报告,该组织女发言人梅卡多介绍说,儿基会在这一年时间里共为将近200万名儿童注射了疫苗,帮助72万名儿童回到学校,建立了369个儿童活动中心,为9.5万名儿童提供了日常活动场所,但目前海地仍有超过100万人生活在严重超员的难民营中,其中包括38万名儿童,他们仍然难以获得各种基础服务。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当天也发表报告称,联合会至今已为17.2万个家庭提供了搭设避难所的物资,为16万个家庭提供了生活、卫生用品,21.6万人得到了该组织提供的医疗救助,超过120万人收到了有关预防霍乱信息的短信,但重建工作仍面临难以获得土地等问题。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女发言人比尔斯则表示,资金不足是海地援助工作的一大挑战,联合国于去年11月针对海地霍乱疫情发出的1.64亿美元紧急援助呼吁迄今只收到了25%的资金,“这令人感到羞耻”。

新华网的报道则指出,国际移民组织9日发布报告称,目前仍有超过80万海地人居住在震后搭建的临时帐篷内,约为震后无家可归者的一半。

报道指出,去年底今年初,“帐篷灾民”人数首次降至百万以下。不过,国际移民组织驻海地分支负责人卢卡·达洛利奥指出,“帐篷灾民”人数的急剧下降并不意味着海地灾后重建速度加快,“人们离开帐篷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人离开帐篷确实是因为找到了永久居住场所,而更多人离开是出于担心飓风来临、霍乱疫情暴发、遭其他“帐篷灾民”驱赶或者是受到其他威胁等。

此外,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以下简称MSF)也在10日发表人道救援行动报告,检讨该组织在地震后的紧急救援行动,以及评估海地目前二级医疗服务(相对于提供门诊等基本服务的初级医疗保健,二级医疗服务有专科医生为病人提供专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足的地方。

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海地整体上的基本医疗护理已有所改善,然而在海地全国迅速蔓延的霍乱疫情,揭露了国际救援制度在有效响应新出现之紧急事故时仍有不足。

报告还提到,MSF2010年就海地救援工作共筹得1.04亿欧元,投放在该国的地震和霍乱治疗项目上。截至2010年年底,上述指定用途的捐款已全数用完。

MSF海地项目总管善理尼说:“地震造成的大规模破坏,引发全球个人捐款者的慷慨捐助和国际社会的承诺,‘要把海地重建得比以前更好’。但如今可悲的现实却是,尽管海地人民试图重建他们的生活,很多人仍然非常脆弱,尤其是当他们面对霍乱的爆发的时候。霍乱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第二场灾难,但它迄今已令至少3,600人死亡。”

另据中国新闻网13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海地特使办公室7日发布报告称,公共部门就2010年向海地提供约20亿美元捐款承诺,有63.3%得到了兑现,迄今已付款项达到12.8亿美元。

但一份回顾国际社会一年来对海地援助情况的报告指出,国际社会承诺的救灾款绝大部分尚未到位,海地人几乎看不到重建工作的进展,感受到的只是大地震、霍乱瘟疫和飓风灾害。

报道称,据粗略估计,目前海地有数百个来自世界各地的援救组织。这些组织在重建房屋的时候,无时无刻要在房产权争夺、建房标准、贪污贿赂等方面耗费精力。

中新网的另一则报道则援引国际组织乐施会名为《由救援到重建》的报告指出,海地政府的犹豫不决、发达国家只着眼于自己的援助工作,海地重建临时委员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是重建工作的三大阻碍。

该报告指出,大部分捐助者乐意提供资金,但很少有人支援清理和修建房屋。一年过去了,只有5%的瓦砾得以清理,15%的临时房屋完成施工。另外,很多发达国家只着眼于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彼此间的协调和对海地政府的支持,不少海地官员至今未能掌握统筹计划的技能。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海地总理贝勒里夫领导的海地临时重建委员会几乎没有开展重要的重建项目。

乐施会海地项目负责人罗兰•范赫渥梅向中新社记者强调说,“要让海地人自力更生,重建计划必须将帮助国民重获工作列为首要。事实上,海地人只是希望重回工作,给家人温饱,他们不是寻求慈善援助,而是一个让他们可以为重建国家出力的机会。去年海地经历重重苦难,这机会是海地人应得的。”

无国界医生在海地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大地震,摧毁了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周边地区,造成超过20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Julie Remy/图)

数小时内,数以百计的伤者来到无国界医生设施,急救工作就在街上进行。(Julie Remy/图)

地震发生前,无国界医生已经在海地工作接近20年,因此能迅速展开救援工作。救援人员用帐幕搭成临时医疗站来医治伤者,甚至进行手术。(Julie Remy/图)

地震后的3个月,无国界医生已经治疗了165,000人、分发了28,000顶帐幕和85,000套救援物资、重建了10所医院和新建了4个医疗设施,包括在一个足球场搭起一所可容纳100张病床的充气帐篷医院。(Benoit Finck/MSF/图)

紧急阶段过去后,无国界医生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手术后护理、精神健康辅导、妇产科、儿科、骨科、创伤护理、基础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上。(Francois Servranckx/MSF/图)

地震后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大量灾民仍然在临时营地或荒废的楼房栖身,粮食、卫生设施、电力和清洁食水供应都极度匮乏。(Paul Cabrera/MSF/图)

2010年10月中旬,位于太子港北面的阿蒂博尼特地区出现首批霍乱病例。地震后基础设施尚未恢复,加上临时营地的卫生情况欠佳,令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Aurelie Baumel/MSF/图)

无国界医生随即展开紧急救援工作,设立霍乱治疗中心,在偏远地方设立口服水分补充剂分发站,改善临时营地和贫民窟的水利设施,同时安排工作人员到小区教导灾民如何防治霍乱。(Aurelie Lachant/MSF/图)

截至2011年1月1日,无国界医生已经在海地全国近50所霍乱治疗中心,治疗了84,500名病人。根据海地卫生部门提供的数字,无国界医生的治疗人数占全国病例的57%。该数字显示,自10月下旬霍乱爆发至今,共有147,787人感染霍乱,死亡人数逾3,330人。(Aurelie Baumel/MSF/图)

海地地震救援行动是无国界医生有史以来最大型的救援行动。现时,无国界医生共有8,300名工作人员在海地工作。未来数年,无国界医生将会继续履行对海地人民的承诺,照顾他们的医疗需要。(Aurelie Baumel/MSF/图)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