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灵魂会听到我们的声音”——日本人怎样处理震灾遇难者遗体

扶棺的自卫队员小心拂去棺材上的污渍,有些墓坑地面不够平坦,队员就将棺材重新抬出,铲平坑底。每放下一具棺材,所有的队员均列队再次向死者敬礼。

责任编辑:郭力

扶棺的自卫队员小心拂去棺材上的污渍,有些墓坑地面不够平坦,队员就将棺材重新抬出,铲平坑底。每放下一具棺材,所有的队员均列队再次向死者敬礼。

为了避免过多地搬动遗体,用帆布完全封闭的运尸车总是尽量贴近发现遗体的地方。

为尽量减少家属的不良情绪,他们被拒绝进入停放遗体的地方寻找亲人,而由工作人员根据亲属提供的体貌特征比对。遗体完整的和遗体残缺的被分别安放在两处大厅。

放正棺木后,日本自卫队士兵与遇难者告别。 (南方周末记者 秦轩/图)

遇难者墓,正最后平整覆土。 (南方周末记者 秦轩/图)

遗体安置所内的每一具棺木上,纸片上记录着遇难者特征,盒子里安放了逝者遗物。 (CFP/图)

24个坟头都还来不及竖立墓碑,每个坟头压一根半米长的木条,旁边伴着一束鲜花。

这里原本是日本宫城县的一处垃圾处理场,现在被临时改造为土葬公墓。3月22日,日本大地震后第12天,由于太多的遇难者遗体无法及时火化,灾区各地开始将部分遗体土葬。

如何处理死难者遗体,这是宫城县政府迫在眉睫的难题:由于缺乏燃料,当地火葬场被迫减少了每日火化配额。天气渐暖,用来防腐的干冰因停电而无法足量生产。

新发现的遗体还在陆续运来,宫城县政府临时设立了“土葬部”,该部制作了有关土葬方面的指导手册,并分发给各个灾区的自治团体。根据日本《墓地埋葬法》,因为土地紧缺,一般的市町村内土葬都是禁止的。但这次事态紧急,只能破例。

“两年内会挖出遗体重新火葬”

3月23日清晨8时,负责土葬的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共有4台小型挖土机,已经挖好的4个长方形大坑各两米宽,长40余米,坑内每隔1米放下一片1厘米厚的复合木板,用以隔开每一具棺材。

坑深80厘米,比正式的土葬要浅一半。“这里只是临时埋葬,两年内会挖掘出遗体重新火葬。”东松岛市环境课的相泽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另有几名工人正在丈量土地,约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墓地全用石灰粉画成了长长的格子。据相泽介绍,这片墓地准备临时安葬1000人。目前当地找到的遗体尚不足700具,不过需要为更多尚待寻找的遗体预留空间。“这次安葬的总面积还不知道,也不知道总人数会是多少。”当地政府生活卫生课的松本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早间9时50分,数十名遇难者家属陆续抵达,他们手里拿着鲜花以及由市政当局临时开具的“土葬许可证”、一张同意依法埋葬的“誓约书”。工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