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熊猫就没有熊猫2——《功夫熊猫2》的中国故事

《功夫熊猫2》对“梦工场动画”和成都,甚至中国,都是一个欲言又止的故事。

责任编辑:袁蕾 陈军吉 实习生 蒋潇

2011年4月14日,好莱坞“梦工场动画”里张灯结彩,挂着一串串中国式大红灯笼,宛如中国每个城市都有的“人民公园”。为了接待前来参加《功夫熊猫2》非北美媒体试片会的记者,“梦工场动画”首席执行官杰弗瑞·卡森伯格决定整个“梦工场动画”停工一天。“梦工场动画”工作间入口处,放着两台大电视,“梦工场动画”的工作人员起劲地用Xbox玩着《功夫熊猫2》的游戏,扮演熊猫阿宝在巷子里跑来跑去。“《功夫熊猫》第一集的时候,反派是雪豹太郎,有人说寓意中日之间的矛盾。这次可以问问孔雀王的含义。”试片会前,中国媒体半开玩笑地讨论采访方向。

这个问题并没有被提出,因为阿宝的新对手白孔雀也是“中国人”。中国元素遍布《功夫熊猫2》:倒挂的“福”字,从右到左写的“地牢”,包子、面条……甚至孔雀的宫殿都像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宫殿。让成都来客尤其兴奋的是片中大量的成都元素:“你看,锦里!你看,青城山!”

对于公众而言,《功夫熊猫2》只是一部将被正常引进、公开放映的好莱坞动画片,充其量能加上一个特点:“梦工场动画”对“成都”进行了一次“零成本植入”,或者说成都对《功夫熊猫2》进行了“零成本植入”。“如果没有熊猫,就不会有这部影片。”“梦工场动画”首席执行官卡森伯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位精明的犹太老人毫不讳言,中国十年之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但中国市场对好莱坞来说,能占多少百分比,卡森伯格欲言又止。

《功夫熊猫2》对“梦工场动画”和成都,甚至中国,都是一个欲言又止的故事。

“梦工场动画”首席执行官卡森伯格(左)带着“熊猫2”制片人梅莉莎·库柏(中)、导演尼尔森(右)在成都熊猫基地,这是他们第一次摸到真熊猫。 (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图)

危机公关和救命稻草

故事开始于2008年戛纳电影节。

2008年5月15日,《功夫熊猫》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记者会上,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刚刚赶到戛纳的中国媒体心急火燎,他们更想迅速赶回家乡,而不是待在这个一年一度的电影胜地。

一位记者向《功夫熊猫》中给老虎配音的安吉丽娜·朱利提问,问她是否知道了几天前中国四川发生的大地震。当时怀孕八个月的朱利用“当然知道”做出回应,并表示“愿意帮助那里的孩子们重建学校”。《功夫熊猫》的制片人当场提出了想到四川看一看的想法。

“如果好莱坞明星们都来了,不是成都已经在震后逐渐恢复秩序的最好证明吗?”成都方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消息。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成都乃至四川的旅游经济都处于最萧条时期,国内的游客不敢去,国外的旅客更不敢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