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楼”已是“第一世界”

2011年4月21日《南方周末》B9版《中国官方建筑的政治审美》一文非常恰当地对中国当前的官方建筑气质做了概括:“秩序、威严”,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我们的公共建筑进行了精当准确的解读。该文没有对此种政治审美进行评价,只有述没有评。我想在这里从读者或公民的角度啰嗦几句,表达一下对此种审美的看法,权作狗尾续貂。

在我看来,建筑的形式首先应该是为其内容服务的。博物馆、剧院、体育馆、飞机场、火车站之类的文化设施或公共建筑,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追求,应该追求建筑形式的别具一格和独具匠心的审美趣味,其经典之作可以作为杰出的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后人。五十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尽管不能“取悦”所有人,但大体上是符合这一要求的。

另外一类是党政机关的办公建筑,因为政治对隐喻的喜爱,其建筑风格直接表达了对自身的定位和追求,在我国办公建筑的定位应该是为“人民”或“百姓”服务的场所。但从目前遍布中华大地的官方建筑来看,其审美风格更多的是威严、是等级、是秩序,而这种形式对亿万“蚁民”确实能够产生心理上的震撼,但对犯罪分子却不可能产生丝毫的威慑或“感召”,否则不是夸大了建筑形式的意义就是低估了他们心理素质。因此说,既然主要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政府”就完全没有必要追求严肃的形式,以至于令人望而生畏,乃至双膝发软,不敢正视。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官方建筑威严面孔不减,并且有相互学习借鉴,变本加厉之势。就笔者所在的北京,单从天安门说起,沿长安街往东,公安部大楼不但震慑了国人,估计连见过大世面的国际友人也会自叹弗如。商务部大楼也不甘居人之下,扩建后其体量与对面号称“亚洲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东方广场相比也毫不逊色。东单迤逦向东去,全国妇联与交通运输部大楼比邻而居,一个阴柔,一个阳刚,追求的不知是反差美还是和谐美。海关总署原来被戏称为大裤衩,总署领导从善如流,已经将其“羞处”遮住。

建国门往南,路东凯莱大酒店、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一字排开。凯莱是典型的八九十年代的现代建筑,据说是因为“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 ”已被拆除,新凯莱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大楼是典型的仿古建筑,与天安门城楼颇有几分相似。北京市高法大楼2005年刚落成就以其高台阶、一面墙的独特外形受到关注。建国门北边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也不示弱,以其冷峻的外表遥相呼应。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市高法大楼便被冠以“既不透明,也不公开”,市检察院大楼被戏为“黑一道,白一道,一黑到底”,不得不佩服老百姓的眼光“真毒”!

台基厂大街是北京市委所在地,市委大楼据说是彭真任市委书记时用人民大会堂余下来的材料盖的,“文革”期间,彭真受到批斗这也是罪状之一,说是“挖人民大会堂的墙角”,而当时的市委辩解是“人民大会堂的下脚料”,属于废物利用。而就是用“人民大会堂的下脚料”盖起了被毛主席称为“针插不进去,水泼不进去” 的北京市委大楼。市委大楼作为北京市的政治中枢存在了五十多年,尤其是北京市的一些“老同志”对其还是很有感情的。但从去年开始就因为“不能满足需要、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被彻底拆除了,原址正在盖新楼,什么样的建筑风格我们拭目以待。

笔者去国外见到诸多所谓市政厅,相当于我们的市政府,但规模小且陈旧,与我们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们的县政府,甚至许多镇政府大楼与他们比也毫不逊色。但他们就在这已显寒酸的“办公楼”里也保证了政府和社会的正常运转。看来,什么样风格的大楼不重要,关键是楼里面有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目前,我们的“大楼”已是“第一世界”,我们楼里的人在也与时俱进着,所以我们理应取得与之相称的不坏的成绩。

网络编辑:休休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