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论不定张爱玲——王德威谈《雷峰塔》和《易经》

《雷峰塔》描写了张爱玲从4岁到18岁的少女时代,《易经》则描写女主角18岁到22岁的生活。这两部英文小说加上用中文写成的《小团圆》,完整地展现了张爱玲的人生,被称为张爱玲自传三部曲的“大团圆”。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实习生 黄周颖 蒋潇

“张爱玲特别有趣,仿佛我们的祖师奶奶在哪一个地方操作,真是把整个时间顺序都弄反了。她活着的时候,我们以为她不见了;她死了以后,又源源不断地回来。” 

张爱玲1995年去世,近年却一直有新作。不断出土的作品使张爱玲得到的热切关注,甚至超过在世的作家。2009年,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在《小团圆》首发式上预告,张爱玲的英文自传体小说《雷峰塔》和《易经》很快将在《小团圆》之后面世。

2010年,英文版及繁体中文版的《雷峰塔》和《易经》果然先后出版发行。2011年5月,这两本小说的简体中文版在内地面市。

张爱玲已经不在世了,但她却依然有新作问世,王德威说,可怕的是,每次张爱玲的出土,都会改变我们对她的认识。 (青马文化/供图)

《雷峰塔》描写了张爱玲从4岁到18岁的少女时代,写到父亲迎娶后母,后母挑拨父女关系,将女主人公琵琶监禁阁楼,以弟弟的病死告终;《易经》则专注描写女主角18岁到22岁的生活,以香港沦陷,女主人公离开香港返回上海收尾。这两部英文小说加上用中文写成的《小团圆》,完整地展现了张爱玲的人生,媒体称为张爱玲自传三部曲的“大团圆”。

张爱玲在1966年的一篇英文文章中,表达了写作《雷峰塔》的初衷:“这本小说就是写给美国读者看的,她努力接近美国人的阅读习惯。”《雷峰塔》和《易经》原属同一部小说,因为篇幅过长,分拆成上下两部。作品完成后,由于遭到书商拒绝,对美国市场充满期待的张爱玲心灰意冷,将书稿锁进抽屉,一锁就是四十多年。

译成中文的《雷峰塔》和《易经》总共约60万字,评论界和读者看到的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张爱玲。说熟悉,是因为《雷峰塔》的故事和多处细节曾经在散文集《私语》和《对照记》里出现过,在张爱玲的其他小说里也有过片断描写;陌生,则是苍凉犀利的张爱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行文循规蹈矩、不无刻板的张爱玲。

《小团圆》的失望之后,评论界对《雷峰塔》和《易经》的评价持续走低:“用英文说中国民间故事格格不入,一向擅长说故事的高明手法竟全不见了。”“她只是用另一种语言述说同一个故事,没有太多新意。”

哈佛大学教授、现代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曾受香港大学出版社之邀为英文版的《雷峰塔》和《易经》写前言,他认为这两部小说是“很尴尬的英文作品”,但同时也肯定了这两部作品出版的积极意义:“每一次张爱玲的出土的确是要改变我们对张爱玲的认识,而且间接地改变了我们对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书写方式的认识。”

王德威还从这两部作品中看到了张爱玲重复书写与双语书写的美学价值。在《雷峰塔下的张爱玲》一文中,王德威写道:“从散文到小说、从自传性的《流言》到戏剧化的告白,穿梭于中英文之间的张爱玲几乎用整个一生反复讲述《What a Life!》的故事。”

正因为张爱玲反复重述生命中最隐秘的创伤,并束之高阁,才有了今天已经死去的张爱玲始终以在世作家般的面貌出现。她的遗作接二连三出土,王德威把这个现象归功于宋以朗,称之为“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合作”。

《张爱玲私语录》出版之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