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像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群孩子”——美国高中生中南海访问记

在中国权力腹地中南海,平日向来自由烂漫的美国孩子的一言一行却表现得比中国孩子更加“中国”。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梅兰

17岁的美国女生艾米丽用这样三句话来形容她和伙伴们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密接触:“今天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天。中南海很美。胡爷爷很酷。”

在中国权力腹地中南海,平日向来自由烂漫的美国孩子的一言一行却表现得比中国孩子更加“中国”。 

2011年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这是胡锦涛向恰逢当天生日的女生麦肯茜赠送生日礼物。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图)

“不是每一个17岁的孩子都有机会见到如此大国的主席,但2011年7月15日就是我梦想实现的一天。”美国芝加哥佩顿中学的女生乔玎在博客上这样记录。这一天,乔玎和她的很多同学、老师是在中国北京的中南海度过的,接待他们的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佩顿中学与中国颇有的渊源。全美唯一一所面向中小学生的孔子学院就落户在佩顿中学;2008年8月8日,佩顿中学男声合唱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2011年1月21日,胡锦涛访问美国期间曾到访佩顿中学,正是在这次访问中,胡锦涛向佩顿中学师生发出了访华邀请。

7月11日,佩顿中学二十多名师生开始了中国之行,途经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泰州等地。然而最令美国孩子们忐忑的就是7月15日,与中南海那个传说中的“红色宫殿”的主人胡锦涛主席亲密接触的一天。

美国孩子的“超现实美梦”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国务院的办公地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即便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最直接的印象恐怕也就是新华门影壁上远远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要走进中南海绝非易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问题学者白洁明1999年在《时代》周刊上这样写道。对于有幸近距离接触“神秘”中南海的人,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不已的事情。随德国总统克勒访华的女记者吴安莉(Adrienne Woltersdorf)曾有幸作为三位外国记者之一,获准进入中南海。激动异常的吴安莉用手机拍下一景一物,在推特上向全世界直播中南海见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