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危局:谁制造了击鼓传“钱”?

谁制造了双轨利率,使那些有本事从银行拿到便宜钱的人能去市场“倒卖”? 谁抢着借钱给大企业,刺激其不断扩张,并形成一条只需利息润滑就能运转的资金链?谁将资金驱赶入黑市,玩起击鼓传“钱”?谁在这条日益紧绷的链条上放下最后一根稻草?

责任编辑:邓谨 助理编辑 温翠玲

谁制造了双轨利率,使那些有本事从银行拿到便宜钱的人能去市场“倒卖”? 谁抢着借钱给大企业,刺激其不断扩张,并形成一条只需利息润滑就能运转的资金链?谁将资金驱赶入黑市,玩起击鼓传“钱”?谁在这条日益紧绷的链条上放下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场资金狂欢中,无论得利者还是失意者,温州人因其灵敏与贪婪,注定逃不过诱惑,逃不过破灭,逃不过被救助后的下一场轮回,逃不过被无形的手所操控的命运 

数千亿规模的温州热钱仿佛一夜间蒸发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温州专家称,这是温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困难的一年。 (红叶/CFP/图)

如同一场台风席卷而过,喧嚣嘈杂与混乱正在逐渐平息。

2011年10月19日,“跑路”而复归的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福林开始摆脱闭门谢客的状态,约见最亲密的几位朋友,准备为自己的复出做最后的准备。一天之后,这家温州“跑路潮”中涉及规模最大的制造企业,就要正式复工。

自从10月4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危机中的温州后,胡福林成了温州市政府扶持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在10月14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后,一场名为“双百”行动的大规模扶持企业措施正在推出。“要充分发挥政府、银行、企业、民间等各方面的作用,齐心协力落实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稳定的一揽子措施。”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号召说。

但危机留下的萧瑟依然清晰可见。空旷的厂区、紧锁的厂门,车间里散落一地的器具原料,三三两两留守的看守人员,昔日繁华的龙湾区永强片已被危机洗劫一空,制造业已不复当年风采。而尚未出逃的“老高”(温州人对高利贷业者的谑称)们一边东躲西藏,一边依然紧紧捂紧自己的口袋。

数千亿规模的温州热钱仿佛一夜间蒸发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私人钱庄老板、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说,“大家只想着收钱,没有人愿意再借钱。”

“这是温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困难的一年。”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如此形容。

导火索:拆违章建筑拆出资金链危局?

温州史上最大规模的拆除违章建筑行动,让许多企业突然陷入贷款绝境,无意间在原来的运转链条上压上要命的那根稻草

罗马并非一夜建成,温州的危机也潜伏已久。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压垮温州企业金融链条的最后一根稻草,很有可能来自一项极受当地市民欢迎的善政“拆违”工程。

改革三十多年来,温州企业搭建违章建筑办厂早已成了习惯。数据显示,仅在溫州主城区鹿城区,其违章建筑的面积就占到1/7。2011年,为了清理此种恶疾,为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环境,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被媒体称之为“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违行动。

在人情盛行的温州,为了保证拆违能顺利推进,陈德荣要求把拆违工作与企业用电、房屋产权登记、信用评定等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